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崔元翰

崔元翰

【生卒】:729—795

【介绍】:

名鹏,以字行。博陵(今河北安平)人。建中二年(781)状元及第。后又连中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历任校书郎、节度从事、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比部郎中等。文章为时所称。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7首。

【生卒】:约733—795

【介绍】:

唐代散文家。元,误作延。名鹏,以字行。深州安平(今属河北)人。生年一说开元十七年(729),误。早年居河朔间。曾师事独孤及,与权德舆游于江、湖间。年近五十,始应试于长安。建中二年(781)状元及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辟义成节度使李勉幕从事。兴元元年(784)河东节度使马燧表为掌书记。历署太常协律、大理评事。贞元四年(788)登能直言极谏科,拜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七年(791)转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八年(792)罢知制诰,授比部郎中。十一年(795)卒,年约六十三。一说年七十余,误。世称崔比部,为唐人位卑而名著者之一。为人耿直好学。工文。重视文章“致时雍”、“助王政”的作用,不满“放荡于浮虚,舛驰于怪迂”(《与常州独孤使君书》)的倾向。所作诏令,词致温雅,有典诰风。对策、奏记、碑志等,师法班固、蔡邕,用思精致。权德舆称其文“闳茂博厚,菁华缜密,足以希前古而耸后学”。《右补阙翰林学士梁君墓志》等知名于时。有《崔元翰集》三十卷,收诗赋、赞论、制诰、表状、碑志等,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已佚。《全唐文》存文十三篇,《全唐诗》存诗七首。事迹见唐权德舆《比部郎中崔君元翰集序》,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贺朝清

    【介绍】:隋朝人。《全唐诗》误收其诗2首(其中《赋得游人久不归》诗应为刘孝孙作),列于世次爵里无考作者类。

  • 卖卜人

    见“卖卜严”。

  • 上官仪

    【生卒】:608?—664【介绍】: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幼曾出家为僧,精于释典。贞观初登进士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转起居郎。高宗时为秘书少监,官至宰相。为高宗起草废武后诏,由是见恶

  • 全唐诗选

    明李默、邹守愚编撰。李默,字古冲,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邹守愚,字一山,莆田(今属福建)人。均生活于明嘉靖年间。此书有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刻本。前有邹守愚和米荣的序言各1篇,主要谈了此书编选的缘

  • 惠敏

    【介绍】:中唐以前僧人。《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 隐侯家

    沈约曾在建业东田(今江苏南京市东)立宅,作《郊居赋》。后或以“隐侯家”比喻文人的郊野居处。吴仁璧《南徐题友人郊居》:“待到秋深好时节,与君长醉隐侯家。”

  •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介绍】:李商隐作。本篇是作者在桂林郑亚幕府去职后,北返至商洛县时作,表现了作者在仕途屡遭挫折后对理想前途的思考。诗前六句写景纪事,其中渗透对时局变迁和自身遭遇的感慨;后两句抒怀,表明自己虽未得君臣际

  • 衔凤

    指帝王使者传达诏书。语本《春秋元命苞》:“火离为凤皇,衔书游文王之都,故武王受凤书之纪。”皎然《奉送李中丞道昌入朝》:“诏喜新衔凤,车看旧饰熊。”

  • 拗体诗

    格律诗的一种变体。指诗人刻意求奇,特地变更诗格用拗句写成的诗。前人认为此类诗歌生涩瘦硬、崛奇古拙、富于气势。清王士禛《分甘馀话》卷三:“唐人拗体诗有二种:其一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如老杜‘城尖径仄旌旆愁

  • 初秋

    【介绍】:温庭筠作。见《池塘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