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后因以“泰山小”指清静自适、物我齐一的境界。杜牧《独酌》:“独佩一壶游,秋毫泰山小。”
【介绍】: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诗句。意思是:千顷曲江秋水多么明净,荷花如一片红霞覆盖在明镜之上。诗句气魄宏伟,想象奇特。前人评曰:“红云明镜中,特有雪山倒
张万起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月出版。本索引据中华书局1974年12月出版《新五代史》点校本、1976年5月出版《旧五代史》点校本编制。收录五代十国人名、唐代与五代有关的、五代入宋的、以及关系到
【介绍】:王维作。题下原注:“时拜右拾遗。”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任中书令,擢王维为右拾遗。次年,九龄封始兴县伯。本篇当作于此年。诗人既希望通过张的提拔而用世,又希望张的赏识不是出自一己之私。
一作《说唐诗》。清徐增撰。徐增(1612~?),字子能,号而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徐增自顺治五年(1648)始与友人说唐诗,十四年(1657)始笔之于纸,康熙元年(1662)中秋整理成书。有9卷本
①将要。李商隐《赋得鸡》:“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②哪里要,岂要。方干《山中言事》:“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
【介绍】:咸通时人。长安南曲乐妓,举止风流,能诗,常乞诗于举人。后病重将死,以诗邀新中进士,设宴痛饮,并嘱众作挽词。死后,长安盛传之。《全唐诗》存诗1首。
见“来何暮”。
【介绍】:刘禹锡作于大和五年(831)。其时禹锡已六十岁,故有“不为老人开”之句。唐郎中是唐扶,大和初为屯田郎中,五年充山南东道宣抚使。禹锡在其宅饮酒看花,正其为屯田郎中时。其时禹锡已是老人,自以为过
刘开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23万字。共收入作者论唐代诗人及其创作的论文16篇。该书初版于196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据作者《自叙》,初版时收入作者1956年后撰写的论初唐四杰、孟浩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