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51—678?【介绍】:一名庭芝,又作挺之。汝州(今河南临汝)人。宋之问外甥。上元二年(675)进士。长于长篇歌行,多写从军闺情,风格凄艳。初不为人所知,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
【介绍】: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诗句。“明月尽”,指夜晚无月,照应诗题中“晦日”(每月的最后一天)。“夜珠来”,乃言昆明池(唐时名胜,在长安西南)中自有夜明珠光芒四射,极力形容池水之灵异。两句
指冬至后白天变长。《太平广纪》卷三八引《岁时记》谓晋魏间宫人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白昼变长,则增加一线。而《唐杂录》则认为因冬至后白天变长,宫人做女工时可多增一线之活。殷尧藩《寄太仆田卿二首》之二:“若
【介绍】: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诗句。组诗为作者贬赴龙阳(今湖南汉寿)尉途经洞庭湖时而作。身在一叶孤舟之中,眼望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耳听丛林中秋猿悲鸣,想到屈原“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哀吟
【介绍】:韩愈作。柳宗元于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死于柳州。穆宗长庆二年(822)当地人民为纪念柳宗元特建罗池庙,又称柳侯祠。庙在今广西柳州市。此庙建成后,韩愈长庆三年为撰《柳州罗池庙碑》记其事。此诗
【介绍】:李嘉祐作。宜阳郡,唐袁州郡治,今江西宜春。此诗前六句写暮春愁坐,以子规夜啼领起,然后以萧条景物曲写郡斋落寞的愁闷,最后两句是枉诗酬答,抒发羡其当路而又朝隐无患的心情。
据晋阚骃《十三州志》载:古蜀国有望帝名杜宇,任鳖令为相以治洪水。望帝自以德薄,让位于鳖令而自亡去,其魂化为子规。蔡高《咏子规》:“千年冤魂化为禽,永逐悲风叫远林。”
【介绍】:《桂苑丛谈·史遗》谓其为隋时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生于王德祖家林檎树上,为王收养,取名梵天,后改梵志。《云溪友议》卷下则谓其“生于西域林木之上,因以梵志为名。”二书语涉怪诞,不足为凭。胡
见“秦晋匹”。
【介绍】:见刘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