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捣衣曲

捣衣曲

【介绍】:

刘禹锡作。诗言“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则与宪宗用兵淮西有关,大约作于元和十年(815)至十三年间。古人以捣衣为素材的诗歌颇多,捣衣曲则由谢惠连的《捣衣诗》而来。刘禹锡因袭这一题材,细致地描绘了少妇捣衣的动作和捣衣时复杂与细腻的心理活动,突出她们对征人的思念与自身的忧愁。从诗中也反映出中唐时期边患的严重,透露出作者当时用兵的看法及反战情绪

猜你喜欢

  • 补衮

    《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后以“补衮”指补救规谏帝王过失,常用作咏谏官之典。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不才同补衮,奉诏许牵裾。”贯休《刘相公见访》:“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

  • 高俭

    【介绍】:见高士廉。

  • 毛文锡

    【介绍】:五代词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唐太仆卿毛龟範之子。生卒年不详。十四岁,进士及第。仕前蜀,官翰林学士承旨,迁礼部尚书,判枢密院事,进文思殿大学士,又拜司徒,仍判枢密院事,因称毛司徒。与

  • 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

    【介绍】:刘长卿《狱中闻收东京有赦》诗句。诗人曾于肃宗至德三载(758)初因事陷狱,不久又因唐军收复东都洛阳皇帝大赦天下而出狱。此诗作于此时,抒写复杂感慨。出句以“风霜”比喻构陷自己的小人,抒发遭受迫

  • 答张十一功曹

    【介绍】:韩愈作。一作《答张十一》。张十一,即张署。贞元十九年(803),二人因事同遭远贬,愈贬阳山(今属广东)令,署贬临武(今属湖南)令。二人相偕南行,次年抵临武,署有《赠韩退之》诗,此诗即为和答之

  • 喜舍

    轻易割舍。李嘉祐《闻逝者自惊》:“儿女眼前难喜舍,弥怜双鬓渐如丝。”

  • 陈乘

    【介绍】:泉州仙游(今属福建)人。乾宁元年(894)进士。官秘书郎。与王延彬、徐寅、郑良士有唱和。《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

  • 灞桥

    一作霸桥。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十公里,横跨于灞水上。春秋初秦穆公时,为与东方诸侯争雄,改滋水为灞水,筑桥于上,成为长安向东方出入的要道。隋开皇三年(583),又在秦桥南里许修南桥,后经历代重修,即为现在之

  • 灞上秋居

    【介绍】:马戴作。灞上,即霸上,在今西安市东灞水右岸。此诗为马戴赴长安求仕不成、寄居灞上感秋而作。俞陛云曰:“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首句即言灞原风雨,秋气可悲,迨雨过而见雁行不断。唯其无聊,久望长天,

  • 春夕旅怀

    【介绍】:崔涂作。见《春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