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诗人。胤,宋人避讳作裔。生卒年、籍贯不详。后唐长兴三年(932)为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幕判官。清泰元年(934)迁左谏议大夫,充端明殿学士。历刑部尚书。二年(935),迁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
①忙碌不定貌。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②孤寂零落貌。白居易《胶漆契》:“陋巷饥寒士,出门甚栖栖。”
【生卒】:620—699【介绍】:字文甫。绛郡(治今山西新绛)人。王之涣祖。贞观十四年(640)明经及第。为徐王侍读、蜀王府参军。历洛川主簿、新乐丞及乐寿丞。迁泽州端氏令。历汾川、鲁城令。官终文安令。
韩王,指战国韩宣王。据《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韩宣王抗秦,认为以韩兵之强,如果交臂臣事秦国,乃舍弃为鸡口而作牛后。于是韩王决然而起,按剑而誓不降秦。后或以“韩王剑”指不甘屈辱而发愤。骆宾王《夏日游
【介绍】:或误作远国。五代时前蜀僧人,前蜀亡,作《伤废国》悼之,《全唐诗补编·补逸》收录此诗。
【介绍】:唐代诗人。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早年隐居于九华山,又曾与许棠共隐于庐山。咸通中应举,不趋时俗,太子少师郑薰召为门下客。十一年(870)与许棠等应京兆府试,赋《月中桂》诗
本谓大腿上的肉。汉末刘备寄居荆州时曾感叹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意思是说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阴御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后因以“髀里
【介绍】:卢仝《有所思》末二句。这两句写诗人对“美人”之相思不绝,一觉醒来,梅花夜发,只觉其忽到窗前,便怀疑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人来了。诗句晓畅自然,写尽相思心态。
①犹重复。姚合《答窦知言》:“反复千万意,一百六十字。”②变化无常。白居易《读史五首》之三:“寄言荣枯者,反复殊未已。”③指叛乱,变故。杜甫《草堂》:“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介绍】:吴融《忆钓舟》诗句。诗写浪迹江湖之生活:清晨,晓雾未开,驾舟出行惊飞栖息的群雁;黄昏,当残阳如血,水面上升腾起薄薄的水雾,钓船已穿行其中。一早一晚,足见渔舟垂钓生活之洒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