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茂陵书”。
【介绍】:字大初,诸暨(今属浙江)人。中唐时道士,隐居玉霄峰。卒年64。《全唐诗》存诗3首。
①《庄子·骈拇》载,臧与谷二人同时牧羊,臧只顾读书,谷只顾赌博游玩,但他们的羊都走失了。后因以“亡羊”指因分心而误事。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亡羊犹博簺,牧马倦呼卢。”②比喻面临复杂局面难以做出判
【介绍】:杜甫作于永泰元年(765)五月。四月,严武死,杜甫生活失去依靠,又预见到蜀中将乱,故决计出峡东归。将离蜀(即成都),作诗总结几年的飘泊生涯,故题曰“去蜀”。浦起龙曰:“自此长别成都矣……而六
(yāng—)①水深广貌。杜牧《郡斋独酌》:“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②形容声音婉转不绝。皎然《风入松》:“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
传说中的大蛇。《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白居易《送客南迁》:“穴掉巴蛇尾,林飘鸩鸟翎。”
指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古之奇《秦人谣》:“微生祖龙代,却思尧舜道。”亦借指帝王。温庭筠《湖阴词》:“
①一点点。形容小。缪岛云《登天都峰》:“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②小而多。皮日休《种鱼》:“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明高棅编。高棅(1350~1423),一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长乐(今属福建)人,永乐初以布衣征为翰林待诏,迁典籍,为“闽中十子”之一,著有《啸台集》等。《唐诗品汇》编成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介绍】:五代蜀(今四川)人。终身布衣,时人呼为阎处士。精于小词。《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存词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