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武元衡

武元衡

【生卒】:758~815

【介绍】:

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783)进士,宪宗朝两度入相,以其力主削藩而为人所忌,元和十年(815)六月早朝,为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派人刺杀于道。谥曰忠愍。新、旧《唐书》有传。工诗,尤善五言。重辞藻,诗句瑰美。《全唐诗》编其诗为2卷,又录联句1首,《全唐诗补编》补诗2首。

【生卒】:758—815

【介绍】:

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祖籍并州文水(今属山西)。武平一孙。建中四年(783)进士及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为华原令,以镇军督将多扰吏民,称病辞官。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累迁右(一作左)司郎中。贞元二十年(804)拜御史中丞。永贞元年(805)因反对王叔文集团,罢为右庶子。元和元年(806)复拜御史中丞。二年(807)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八年(813)复拜相。力主讨伐淮西,又反对起用刘禹锡柳宗元等。十年(815)遭藩镇刺客暗杀而死。工五言诗,传世之作往往被于管弦。张为诗人主客图》尊为“瑰奇美丽主”。议者谓唐代工诗而宦达者唯高適,宦达而诗工者唯元衡。文学见解见于《刘商郎中集序》:“圣人观象立言,发乎情性,形于咏歌,大则明天下政途,弥纶王化;小则舒一时幽愤,刺见国风。”推崇“滋液琼瑰之朗润,浚发绮绣之浓华”的作品。诗多酬和赠寄、行旅送别、登临题咏和乐府从军之作,律诗优于古诗,五言优于七言,是中唐五言知名者之一。《秋日对酒》、《塞下曲》、《行路难》、《学仙难》等抒写济世安边的抱负及抱负难展的苦闷,讥刺权贵奢华、学仙的风气,内容较积极。《送张六谏议归朝》、《途次近蜀驿》等也是传世佳作。所作“宏毅阔远”(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而词采华美,语多雕饰。文风亦相似。《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武元衡集》十卷,已散佚。有辑本《武元衡集》三卷传世。《全唐文》存文十篇,《唐文拾遗》补三篇;《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补编》补二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李怀远集

    文集。唐李怀远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李怀远集》八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二首。

  • 应璩三入

    应璩初官侍郎,后为常侍,又为侍中,其《百一诗》以“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表述此事。李瀚《蒙求》:“马安四至,应璩三入。”

  • 江南逢李龟年

    【介绍】:杜甫大历五年(770)春流寓潭州(今湖南长沙)时作。李龟年,玄宗时著名歌唱家。安史乱后,流落江南,与杜甫相遇,遂有此诗。或谓非杜甫作,尚待详考。此为杜甫七绝名篇。诗写今昔盛衰之感,身世蹉跎之

  • 白居易诗译析

    霍松林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本书精选白诗100余首,每首诗都译成现代白话诗,并对原诗详加注释、说明和分析。译诗流畅,分析文字洗练生动,深入浅出。“前言”近两万字,对白居易的经历、思想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介绍】: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句。火树,树间缀满灯火,故称火树。银花,喻指明亮耀眼的灯彩。合,灯光四面相连。星桥,指护城河上的桥,因点缀无数明灯,城河望去犹如天上的星河,故把河桥称为星桥。二句描写长

  • 茂陵求

    见“茂陵书”。

  • 江淹梦

    江淹年轻时曾经梦见有老人送给他五色之笔,自后文思勃发,诗赋精佳,后来又梦见老人索去五色笔,自此文章平庸而不可观,人谓“江郎才尽”。事见《南史·江淹传》。后因以“江淹梦”称美人富于文彩。方干《再题路支使

  • 张友正

    【介绍】:唐末人,余不详。《全唐诗》存诗2首。

  • 河湟

    【介绍】:杜牧作。河湟指黄河与湟水。湟水源出青海,东流入甘肃与黄河合。河湟即指湟水流域及与黄河合流的一带地方。这一带在安史之乱后,被吐蕃乘机侵占,几十年来未能恢复。杜牧作这首诗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对国事

  • 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

    【介绍】: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句。一千里鸟道,写尽道路之艰险;十二时猿啼,写尽旅程之凄凉。张谦宜《斋诗谈》卷五评二句:“一直说出,险怪凄凉,味在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