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晙

王晙

【介绍】:

王光庭

【生卒】:662?~732

【介绍】:

祖籍沧州景城(今属河北),后徙洛阳(今属河南)。明经及第。玄宗开元间官至宰相。后遭贬。官终朔方军节度使。卒谥忠烈。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又于王俊名下收《桂林逍遥楼》残诗2句,实为宋之问《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首二句。王都督即王晙,景龙末年任桂州都督,诗为宋之问流徙岭南至桂州时所作。王俊当为王晙之误。

【生卒】:?—732

【介绍】:

唐代文学家。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徙家洛阳(今属河南)。弱冠明经擢第,调清苑尉。历永昌令,进殿中侍御史,出为渭南令。中宗景龙末,累转桂州都督,迁鸿胪大卿(或作少卿),充朔方军副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进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玄宗开元二年(714),以击吐蕃功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又以破突厥功,拜兵部尚书,充朔方军大总管。一度贬为梓州刺史。十年(722),拜太子詹事,累封中山郡公,迁吏部尚书。十一年(723),代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充朔方军节度大使。后受累贬为蕲州刺史,转定州。十四年(726),入迁户部尚书,复为朔方军节度使。二十年(732)卒,年七十余,赠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五篇。又《全唐诗》卷七九五有王俊,疑为王晙之误,其名下收《桂林逍遥楼》诗二句:“胜日登楼望,山川一半春。”与宋之问《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诗首二句基本相同,疑即为宋诗之传误。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会要》卷七〇、七八,《唐方镇年表》卷一、四。

猜你喜欢

  • 西楚

    ①古地域名。三楚之一。张说《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②古国名。秦汉时项羽所建,定都彭城。

  • 董生帷

    董生,指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后遂以“董生帷”为专心治学之典,亦指授课处。朱湾《咏玉》:“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

  • 子曰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子曰,指孔子的言论。代指儒家高深的道理。贾岛《赠智朗禅师》:“率赋赠远言,言惭非子曰。”

  • 贻小尼师

    【介绍】:王建作。尼师,指出家入佛门的女子,俗称“尼姑”。诗人以白描手法塑造了一位稚气十足、不明佛事的年幼女僧形象,对唐代大规模建寺、度僧风气进行了讥讽。语调活泼,对仗工整,心理刻画尤其细腻生动。

  • 谢法曹

    指南朝宋谢惠连。惠连有诗才,曾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参军,人称谢法曹。后亦以“谢法曹”代称身居参军而又有诗才者。韩翃《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狂歌好爱陶彭泽,佳句唯称谢法曹。”

  • 里中女

    【介绍】:于濆作。是一首自制新题的乐府诗,写贫家少女,虽天生丽质,又擅长歌曲,也只能以蒿簪插髻,终日苦织窗下。末二句“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两相对照,尖锐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

  • 韦承庆

    【生卒】:640~706【介绍】:字延休,行大。郡望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弱冠举进士,补雍王府参军。迁太子司议郎。武后时,历仕沂州刺史、天官侍郎、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 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

    【介绍】:李白《赠张相镐二首》其二诗句。表达了诗人欲收复失地,扫除叛贼的愿望和决心。鲸鲵,即鲸鱼,古以喻大恶之人。此指安禄山。

  • 吴象之

    【介绍】:见吴豸之。

  • 白居易诗精选精注

    施蓉、苏建科选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为《唐诗精粹丛书》之一,17.2万字。本书共选白居易诗作150馀首,包括他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代表作,基本能反映白诗的全貌。每首诗后都有简要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