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画松

画松

【介绍】:

景云作。这是一首题画诗,然通篇却无一字正面描摹画松之形色,而是纯从虚处落墨,通过观画者的审美感受和生活体验,传达画松之神韵,将画松表现得栩栩如生。起句即以真松拟画,极言画松之逼真,收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三、四句更将画松“一似”的对象落实到天台山石桥南畔之“第三株”,且言之凿凿,不容置疑,于是,画松在读者心目中便兀然屹立,形神俱在。这是因为在古代诗词和神话传说中,天台山不但是著名的形胜之地,而且是刘、阮遇仙之所,早已作为奇境胜地、缥缈仙境的同义语被广泛地运用。因此,在人们的印象中,天台山“石桥南畔第三株”的青松,自然是苍翠遒劲、雄奇秀美的神品。故诗人愈是言之凿凿、不容置疑,则画松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就愈加清晰、愈加鲜明,这便是此诗艺术魅力之所在。

猜你喜欢

  • 唐公

    见“唐成公”。

  • 重修承旨学士壁记

    职官志。唐丁居晦等撰。唐代翰林院有学士和承旨学士等。贞元二年(786),翰林学士韦执谊撰《翰林院故事》追叙其前之学士姓名,其后任职者续之。长庆元年(821),元稹为翰林学士承旨,别为《翰林承旨学士厅壁

  • 孟浩然诗集校注

    李景白校注。巴蜀书社1988年出版。此书以明刻《孟浩然集》四卷本为底本编排、校勘。校、注合一,先校后注。对于诗中的难词、典故、史实、人名、地名以及前人诗文等尽可能追本求源,注明出处。过去对于某诗有评语

  • 卢频

    【介绍】:唐末人。善诗。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瑰奇美丽主”之升堂者。《全唐诗》存诗4首。

  • 灌坛

    传说周文王时吕尚为灌坛令,泰山神女嫁为东海妇,归省时不敢从灌坛过,因为所过处必有大风雨。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后用为称美地方官有德政之典。高适《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

  • 炀灶

    灶前烤火。战国卫灵公宠幸近臣雍疸、弥子瑕,使二人专政。复途以“炀灶”劝谏灵公,认为太阳光普照大地,而灶火则不行,一人在前烤火,则其他人不得其光热。见《战国策·赵策三》。后以“炀灶”喻指佞臣专权。柳宗元

  • 卢注

    【介绍】:应作卢汪。出身望族,家于荆南(今属湖北)。举进士,二十上不第。《全唐诗》存诗2首。

  • 春暖鱼抛水面纶,晚晴鹭立波心玉

    【介绍】:韦皋《天池晚棹》诗句。纶,钓丝。出句谓鱼儿在有意抛动钓丝、搅动水面,对句谓水中白鹭像白色的玉石。二句写春天傍晚泛舟天池时所见景色,因以拟人、比喻手法写出,故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 七月诗

    指《诗·豳风·七月》。诗序云:“《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后因以借用咏叹王业艰难。杜牧《即事》:“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 比干

    人名。商纣王叔父,官少师。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冒死强谏。纣王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将比干剖腹挖心而死。事见《史记·殷本纪》。后多以喻死谏的忠臣。李白《古风》之五一:“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