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亡羊补牢”。
【生卒】:727?—816?【介绍】: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行十二。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二载(757)进士,曾任盐官、幕府判官,入朝为大理司直、秘书省著作佐郎,贬饶州司户参军。为人诙谐放任,好
谓蒙受损失。杜牧《隋宫》:“却笑吃亏隋炀帝,破家亡国为何人。”
平定,安定。无名氏《明皇祀圜丘乐章·寿和》:“底定万国,奄有四方。”
指酒。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一:“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
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上的反映。元和四年(809),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后白居易又创作《
后汉高士梁鸿妻孟光贤惠,脱去锦绣之衣,洗去粉黛之饰,与丈夫偕隐。事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后以“洗粉黛”赞咏贤妻。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客来洗粉黛,日暮拾流萤。”
【介绍】:唐末诗人。其诗颇见重于当时。《全唐诗》存诗1首。
时光;岁月。许康佐《日暮碧云合》:“林色黯疑暝,隙光俄已夕。”
①谓不必。韦同则《仲月赏花》:“把酒且须拚却醉,风流何必待歌筵。”②未必。朱湾《重阳日陪韦卿宴》:“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睽。”张祜《题孟处士宅》:“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