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观刈麦

观刈麦

【介绍】:

白居易作。元和二年(807)白居易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目睹农家劳作的辛苦,前十二句生动描绘麦收情景;中八句以贫妇人拾麦充饥特写镜头,揭露重税剥削之苛,亦暗示割麦辛劳者的悲惨命运,对农民充满同情;后六句自责自愧,表现出对贫富不均现实的不满。这是白居易第一首讽谕诗,是他表现百姓疾苦的开始。《唐宋诗醇》卷一九指出:“‘力尽不知热’二句,曲尽农家苦心,恰是从旁看出。‘贫妇’一段悲悯更浓,聂夷中诗摹写不到。”

猜你喜欢

  • 宋济

    【介绍】:行五。大历末与杨衡、苻载同隐青城山读书,贞元中屡试不第。或曰宋济尝居长安西明寺读书,德宗微服见之,称其坦率,后见榜上无济名,乃曰“宋五又坦率”,时呼“宋五坦率”。他事未详。《全唐诗》存诗2首

  • 杜宣猷

    【介绍】:唐代散文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开成四年(839)为监察御史,以不称职出为府县之职。历祠部员外郎、金部郎中等。咸通二年(861)至六年(865),为福建观察使。六年、七年(866)为宣歙观察使

  • 张良器

    【介绍】:唐代辞赋家。生卒年、籍贯不详。所作《河出荣光》诗,与吕温《河出荣光赋》同题,当曾于贞元中应进士试。一说会昌中进士及第,但《登科记考》未载。善为律赋。《全唐文》存赋四篇,《全唐诗》存诗一首。事

  • 武功体

    诗歌风格。姚合元和十一年(816)进士及第后,曾任武功主簿,有《武功县中作三十首》等。其诗工于模写宦况萧条、山县荒凉,风格平易冷淡。后人以“武功体”称其诗风。

  • 咋舌

    犹咋舌吞声。贯休《偶作》:“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

  • 茅山

    山名。在江苏句容市东南。原名句曲山。相传汉代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在此山中采药修道,升仙而去,故改称茅山。许浑有《游茅山》诗。

  • 二十四桥

    扬州名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郊。宋沈括《梦溪补笔谈》卷三认为唐时扬州有名桥二十四座。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冈西录》认为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相传曾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称。今扬州市重

  •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介绍】:杜审言《登襄阳城》诗句。楚山,一名望楚山,在湖北襄阳西南。回,弯曲。二句描写楚山的高耸孤兀、汉水的源远流长。景色壮观,对仗精工。胡应麟评为“宏逸浑雄”。(《诗薮》内编卷四)

  • 西王母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人。相传西王母所种蟠桃,食之可使人长生不老。李白《赠嵩山焦炼师》:“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 秋雨檐果落,夕钟林鸟还

    【介绍】:白居易《征秋税毕题郡南亭》诗句。这首诗写秋税征毕,公务稀少,诗人乐游南亭的情景。这两句诗上句呼应上文“丰登年”;下句则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