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长门怨二首

长门怨二首

【介绍】:

李白作。《长门怨》为乐府古题,内容多咏汉武帝与陈阿娇事。此借旧题,写宫人幽怨之情。或谓以此自况。其一隐括陈皇后阿娇故事,首二句写景:“天回北斗”谓夜已深,“金屋萤流”谓孤独凄凉。后二句即景生愁,谓月至长门殿也凄然作愁色耳,此为移情于月之法也。其二写桂殿之内无有春日,金屋之中到处皆秋。明月独照长门宫内,似专伴宫中之失宠者度凄凉也。唐汝询曰:“前篇因秋而起秋思,此篇则无时非秋矣。‘独’字甚佳,见月之有意相苦。”(《唐诗解》卷二五)二诗用移情之法,以月拟人,写出了宫中失意者的无限凄凉。暗寓有自况之意。

猜你喜欢

  • 隋唐五代文学论著集目正编、续编

    罗联添编。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出版,为《中国文学论著集目》之四。全书分正编、续编二巨册。正编收录时限为1912~1981年;续编收录时限为1982~1990年。在此80年间,凡中、外学者有关

  • 李白与江油

    吴丹雨、梁吉充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江油,是诗人李白青少年时代生活过的故乡。本书包括李白故乡——江油、李白在江油的生活经历、李白青少年时代的诗歌创作、李白在江油的遗迹、李白纪念馆

  • 贻小尼师

    【介绍】:王建作。尼师,指出家入佛门的女子,俗称“尼姑”。诗人以白描手法塑造了一位稚气十足、不明佛事的年幼女僧形象,对唐代大规模建寺、度僧风气进行了讥讽。语调活泼,对仗工整,心理刻画尤其细腻生动。

  • 倒衣

    《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后因以“倒衣”为忙于公务之典。亦形容心情的紧张慌乱。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长路更执绋,此心犹倒衣。”

  • 伯通桥

    吴桥的别称,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相传汉皋伯通居此桥侧,故名。亦称“皋桥”。陆龟蒙《和袭美咏皋桥》:“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参见“伯通隐”。

  •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介绍】:高适作。沈四山人,即沈千运,晚年隐居濮上,高适赋此以赠别。约写于天宝五载(746)秋。通过描写沈氏偃仰山间、以自然为友的隐居生活,深情赞美了他的高尚情怀和隐逸志趣。诗以石泉淙淙、桂花松子、白

  • 雾积川原暗,山多郡县稀

    【介绍】:戴叔伦《巡诸州渐次空灵戍》诗句。二句写空灵戍(在今湖南湘潭北)雾气朦胧、人烟稀少的景象。诗人善于体察当地气候环境特征,所以语言虽平实通俗,刻画却十分入神入骨。

  • 假对

    即借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借对》引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诗家有假对,本非用意,盖造语适到,因以用之,若杜子美‘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韩退之‘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借‘丹’对‘白’

  • 渡湘江

    【介绍】:杜审言作。一作《发湘江》。此为神龙元年(705)作者流放峰州(在今越南境内)途经湘江时作。湘江为诗人旧游之地,今流放极南荒远之地而经此,抚今思昔,不胜悲感。末二句“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

  • 行滥物

    粗制滥造、掺虚做假之物。王梵志《有德人心下》:“但看行滥物,若个是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