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事件。汉末诸葛亮由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到荆州(治今湖北襄阳)避难,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西)。刘备为争雄天下,招揽人才,听取谋士徐庶建议,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不顾天寒,连续三次到隆中拜防诸葛亮,但第三次才得见面,史称“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自己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策。诸葛亮认为,曹操地广人众,控制汉献帝,不可与之争雄;江东孙权政权稳定,对其只能联合,刘备唯有向荆(治今湖北襄阳)、益(治今四川成都)二州发展,建立基地,尔后,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积聚力量。时机成熟,再分兵夹攻曹魏,完成统一大业。刘备很赏识,倚诸葛亮为手足。诸葛亮为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猜你喜欢

  • 光定猪年新法

    西夏神宗光定二年(1212年)仿照宋朝编敕之制,纂辑的一部敕令汇编。据说因光定二年为党项族之猪年,故名。

  • 王仙芝、黄巢起义

    唐末农民大起义。领导者为王仙芝和黄巢。二人均系私盐贩出身,见多识广,富于斗争经验。唐末懿宗、僖宗时,关东地区水旱频仍。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大旱, 自潼关东至海滨,夏麦只收一半,秋谷几乎全无。唐政

  • 武胜城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西夏梁太后与外戚乙埋执政后,采纳汉官景询建策,谋发兵控制河西地区。天赐礼盛国庆四年(公元1072年)闰七月,出兵进攻吐蕃所据之战略要地武胜城(今甘肃临洮)。吐蕃首领瞎药战败,正欲弃

  • 华兴会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湖南留日学生黄兴返回长沙,借教书为掩护鼓吹民族思想,暗中策划反清革命。11月11日(九月二十三日)邀集有志革命的青年陈天华、章士钊、秦毓鎏、周震麟等集会

  • 徐勃起义

    汉武帝末年的农民起义。汉武帝时,长期战争,加重了农民赋税徭役负担。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徐勃(一作㪍)在泰山、琅琊一带举行武装起义。他们攻城克邑,夺取兵器,诛杀官吏,释放被囚禁的农民

  • 典礼院

    清末官署名。清政府礼部原来所掌管的学务和部分外交事务,在中央机构变动中陆续划归其他有关衙门管理,礼部职掌只剩下典礼事务,已非国家行政,与各部职掌不相称,遂于1911年(宣统三年)改礼部为典礼院,设掌院

  • 迁都洛阳

    北魏建国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平城地处塞北,土地贫瘠,气候寒冷,农业经常欠收;加之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粮食供应常感不足。平城距柔然较近,受其威胁较大,而对于经略黄淮地区,又显得悬远。平城是鲜

  • 中国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时,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创立。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苦”, “苦”的原因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惑”、“业”所致

  • 雍正夺位

    康熙末年诸王贵族间围绕皇位继承权而展开的角斗。康熙共有三十五子,除立次子胤祁为皇太子外,有一部分人封为亲王。他们多勾结旗下,树立朋党,互相残害。皇四子允胤禛,暗杀了清圣祖,篡夺了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为

  • 教军起义

    见“号军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