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五均赊贷

五均赊贷

王莽称帝后采取的一项经济措施。西汉末年,商人势力再次崛起,他们与封建官僚相勾结,依仗官僚权势投机放债,赊贷郡国,牟取暴利,有的垄断盐铁,兼并土地者日多。为扭转局势,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二月,王莽依据《周礼》有关赊贷, 《乐记》有关五均的记载,下诏宣称,要实行五均赊贷,以抑兼并。五均是以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今河南南阳)、成都市长为五均司市师。五均司市师下设交易丞、钱府丞。各郡县则设司市官,多由地方官兼任。五均司市师及其属吏管理市井商品交易,办理赊贷,征收商税。各地以当地每季中月的商品价格为基础,按商品质量,分为上、中、下三等标准作为本地物价,叫做市平。物价低于市平,则听其自由跌落,许民自由买卖;物价超过市平,司市官按市平出售所储货物。五谷、布帛、丝绵等生活必需品滞销时,由司市官按本价收买,贱买贵卖,以增加财政收入。赊贷,就是由官府办理信贷。赊是借钱予城市居民,居民因祭祀丧葬等事而无钱办理时,可向钱府借钱,祭祀不能超过十天,丧葬不能超过三个月就要归还,不收利息。贷是借钱给百姓欲经营产业而缺乏资金者,官府要收其经营者纯利的十分之一为利,还要收每月百分之三的利息。五均赊贷本可抑制高利贷商人,但在实行过程中,变成了官府从中取利的手段,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受其扰害。地皇三年(公元21年),王莽下诏废除五均赊贷。

猜你喜欢

  • 文王访姜尚

    周文王访求贤才的故事。据《史记》称,姜尚(又称吕尚、吕望、姜子牙、姜太公、师尚父)本“东海上人”,怀才不遇,年已垂老,听说周文王敬老尊贤,前往投靠。文王将出猎,姜尚故意在渭水边钓鱼,以谒见文王。文王同

  • 武丁征伐多方

    商代和西周初年的古文献(包括甲骨文、金文)把王畿周围的异姓部族称作“方”。因其数众多,总称“多方”。武丁时期,与商敌对的方国主要有土方、邛方、鬼方、羌方等,他们大都位于商的西北面,其中土方和邛方还经常

  • 工部

    官署名。汉代置民曹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等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置起部掌工程,置水部掌航运及水利。隋唐置工部,为六部之一。工部总前朝田曹、起部、水部之职,掌全国各项工程、屯田、水利、山泽、交通之政务

  • 封禅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白虎通》: “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基以报地”。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以祭地称禅。据说,管仲对齐桓公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家。秦始皇于

  • 福建独立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早有革命党人从事活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福州成立同盟会支部,郑祖荫任支部长,林斯琛为总干事,积极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聚集革命力量。黄花岗起义,福建革命党人参加者甚多,之后又按

  • 骊山陵

    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在骊山(陕西临潼县东南)为自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发刑徒七十余万人继续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据记载,骊山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地宫内“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

  • 大周刑统

    五代时后周修定的法典。唐末以来,法律紊乱,刑罚苛酷,尤以后晋、后汉为甚。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后周太祖郭威曾命编修《大周续编敕》,仍承袭后晋、后汉之法,弊端很多。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世宗柴荣

  • 东魏

    朝代名,北朝之一。北魏末年,官吏腐败,政治黑暗。太昌元年(公元532年),高欢立元修为帝,自为大丞相,深居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遥控北魏朝政。元修欲削夺高欢权势,扶植拥兵关陇的贺拔岳及其部将宇文泰,

  • 成都之战

    刘备进攻益州牧刘璋的战役。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应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牧刘璋之邀,入蜀镇压汉中以张鲁为首的农民政权。刘备率军三万驻屯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不肯与张鲁交战,意在保存实力,伺机

  • 周弃降生

    周族始祖诞生的神话传说。据《诗经》等古文献记载,周族始祖为有邰氏(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之女姜源踩巨人足迹后怀孕而生,一度被认为不祥而被抛弃,故名为弃。长成后善于种植各种农作物,曾在尧舜时代担任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