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
战国中期齐魏之间的一次战役,亦称齐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之战。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为将,率兵攻打赵国,围邯郸。次年,赵急,向齐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前往救赵。孙膑认为魏赵相攻,魏的精锐在外,内部空虚,建议田忌引兵向魏都大梁进击,魏必释赵而回救本国,这样可以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到毙魏军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作战计划。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国,齐军在魏军回归途中的桂陵设伏,大败魏军,生擒庞涓。此即“围魏救赵”典故的由来。
战国中期齐魏之间的一次战役,亦称齐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之战。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为将,率兵攻打赵国,围邯郸。次年,赵急,向齐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前往救赵。孙膑认为魏赵相攻,魏的精锐在外,内部空虚,建议田忌引兵向魏都大梁进击,魏必释赵而回救本国,这样可以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到毙魏军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作战计划。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国,齐军在魏军回归途中的桂陵设伏,大败魏军,生擒庞涓。此即“围魏救赵”典故的由来。
商朝前期自仲丁至盘庚时期,曾五次迁都:仲丁由毫迁隞(一作嚣,今河南荥阳东北),河亶甲由隞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又迁于邢(一作耿,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最后盘庚由奄迁于蒙,号之
见“庆历新政”。
俄国强租旅顺大连的条约。原称《中俄会订条约》,又称《中俄会约》,1898年3月27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六日)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俄国驻华代办巴布罗福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俄国租借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白虎通》: “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基以报地”。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以祭地称禅。据说,管仲对齐桓公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家。秦始皇于
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23年,沙陀贵族、唐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建立的王朝。李存勖祖朱邪赤心世统沙陀部落,因率兵助唐镇压庞勋起义,官至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又历鄜坊、振武、代北等道节度使。父
光汉武帝刘秀出兵击败陇西割据者隗嚣的战役。新莽末年,隗嚣趁群雄并起之机,割据陇西。初附更始政权,旋归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公元31年),转属公孙述,为朔宁王。建武八年,汉将来歙率二千余人劈山开路,袭占
女真族初无文字,族内交往及与邻族交往则使用契丹或汉文字。金建国后,太祖始命完颜希尹依据由汉字改制而成的契丹文字拼写女真语言,创制本族文字,关于天辅九年(公元1119年)八月正式颁行,是为女真大字;熙宗
北宋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参见“王小波、李顺起义”。
周族始祖诞生的神话传说。据《诗经》等古文献记载,周族始祖为有邰氏(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之女姜源踩巨人足迹后怀孕而生,一度被认为不祥而被抛弃,故名为弃。长成后善于种植各种农作物,曾在尧舜时代担任农官,
旧说,古代王畿以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分别对天子尽不同的义务。服,是服事天子之意。五服的名称是: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见《尚书·益稷》、《禹贡》等。“五服”的说法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