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明朝三司

明朝三司

明代地方省级政权机构。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除元代在各省的行中书省之名,以“三司”为省级政权机构。“三司”有布政使司,长官为左、右布政使,下有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职掌一省的行政、民政、财政等事;都指挥使司,长官为都指挥使,下有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掌军政,管辖本省卫、所,隶属于五府,听命于兵部;按察使司,长官为按察使,下有副使、佥事等,掌一省司法。“三司”的设置,使地方机关职能趋向专一化,提高了效能。三司之间, 互不统属,便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猜你喜欢

  • 省长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省的行政长官。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于7月6日将巡按使改为省长,巡按使署改称省长公署。省长总理全省政务,偏重民政,由中央任命。军政长官则称督军、督理。1924年12月11日临

  • 西晋

    朝代名。高平陵事件后,司马氏家族掌握了曹魏朝廷大权,魏帝实为傀儡。司马昭掌政时,魏帝封其为晋公。又因其灭蜀有功,进封为晋王,司马昭死,子司马炎继立为晋王。咸熙元年(公元265年)底,司马炎废魏帝曹奂,

  • 公刘迁豳

    周族在弃以后曾因政治上的原因流窜到戎狄居住的地区,这对周族的发展十分不利。大约在商朝初年,周族领袖公刘率领周族迁往泾水中游的豳(亦作邠,今陕西栒邑县西)重新定居下来。《诗经·公刘》篇记载了公刘率领周人

  • 晋作爱田

    春秋时期晋国实行的一种田制。韩原之战后,晋惠公被俘虏至秦。不久,秦穆公许晋讲和。晋惠公为谋求国人的拥戴,遂派人回国,以国君的名义赏给国人田地,名之曰“作爰田” (爰或作辕,又作�9

  • 户部

    官署名。西汉始置民曹,主吏人上书事。东汉又兼管缮修功作,当工官之任。曹魏置左民尚书,西晋一度废省,后又加置右民尚书。东晋、刘宋、肖齐并置左民尚书,肖梁、陈朝并置左户尚书,执掌户籍,兼知工官之事。北魏、

  • 大西政权

    明末张献忠农民军建立的政权。崇祯十六年 (公元1643年)五月,张献忠攻占武昌,杀明宗室贵族,执楚王朱华奎投之江中,进驻楚王府,即“大西王”位,改武昌为天授府, 设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五城兵马司及总

  • 广学会

    英美帝国主义分子在中国设立的编印宗教书刊的文化侵略机构。1887年(光绪十三年)山英美传教士创立于上海。会员有李提摩太、韦廉臣、林乐知、丁韪良、李佳白等人。初名为国文书会,后改名广学会。中国海关总税务

  • 山东机器局

    清末山东创办的军事工厂。1875年(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奏准创办于济南北郊泺口。调委徐建寅为总办,薛福辰为会办。创办经费约三十万两左右。1877年(光绪三年)正式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火药、铜帽、拉火

  • 淝水之战

    东晋与前秦的一场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为统一全国,调动步卒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南征东晋。苻融率前锋部队二十五万人,很快攻占寿阳(今安徽

  • 上海华新纱厂反日斗争

    上海华新纱厂被暗中出售给日本资本家, 日经理决定减裁工人,引起工人不满。1905年4月25日(光绪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承买该厂的日本经理及承买该厂的中间人耶松船厂外籍职员两人至该厂,愤怒的工人将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