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南征
周昭王对楚国的征伐。周王室视楚国如同蛮夷,导致周楚间关系的恶化。周昭王十六年和十九年两次大规模亲征楚国。传说第二次出征渡过汉水时,昭王乘坐当地船夫进献的用胶液粘结的船,船至中流解体,昭王及随从的祭公俱落水淹死。《左传》僖公四年记管仲责问楚国的话“昭王南征而不复”,可知昭王死于伐楚确为事实。但周人伐楚同时也取得了成绩,近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史墙盘》铭文仍称赞周昭王“广批荆楚,唯狩南行。”
周昭王对楚国的征伐。周王室视楚国如同蛮夷,导致周楚间关系的恶化。周昭王十六年和十九年两次大规模亲征楚国。传说第二次出征渡过汉水时,昭王乘坐当地船夫进献的用胶液粘结的船,船至中流解体,昭王及随从的祭公俱落水淹死。《左传》僖公四年记管仲责问楚国的话“昭王南征而不复”,可知昭王死于伐楚确为事实。但周人伐楚同时也取得了成绩,近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史墙盘》铭文仍称赞周昭王“广批荆楚,唯狩南行。”
官署名。西汉置三公曹主断狱,东汉置二千石曹掌刑法。西晋初年仿西汉,置三公尚书掌刑狱,太康年间废省。南北朝时始置都官尚书,主管京师社会秩序,兼掌刑狱。隋文帝开皇初年改为刑部,唐朝相沿不改。自隋唐起,刑部
辛亥革命时期成立的革命团体,系由同盟会河北支部负责人刘仙洲于1909年(宣统元年)在保定组织的实行会(次年冬改称共和会),李大钊、凌钺等于武昌起义后组织的天津共和会(亦称北方共和会),李季直和段亚夫等
元末北方农民大起义。因起义者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又称红巾军大起义。领袖韩山童,原籍栾城(今河北栾城西),其祖父因传播白莲教谪徙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领袖刘福通,颍州(今安徽阜阳)人。韩山童、刘福
东汉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四月,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南)人赵犊、霍奴领导当地农民群众,举行起义。农民群众英勇战斗,打败前来镇压的幽州(治今北京西南)刺史和涿郡(治今河北涿县)太守的军
十六国之一。建初元年(公元303年)李特病死,子李雄称帝,建成国政权,起义军政权蜕变为封建割据政权。李雄死后,子侄争夺帝位,相互残杀。汉兴元年(公元338年)李寿自立为帝, 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成汉
李渊太原起兵之后,挥师南下,克霍邑(今山西霍县)、平临汾(今山西临汾)、绛郡(今山西新绛),围河东(今山西永济)不克,乃渡黄河西向,直取关中。渡河之后,李渊派李建成、刘文静将数万人屯永丰仓,守潼关以备
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兴办学校以发展文化的事迹。文翁,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汉景帝末年任蜀郡太守。他感到蜀蜀郡僻陋,于是选拔有才能的郡县小吏,送往京师,从博士受业。几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文翁任用他们
亦称《中俄改订条约》。清政府拒绝崇厚擅签的《里瓦几亚条约》后,沙俄强迫清政府改订的不平等条约。伊犁交涉当中,崇厚在沙俄胁迫下于1879年10月2日(光绪五年八月十七日)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按其规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太祖始置。掌皇族政教风化等事务。设惕隐(或译梯里己)总其事。其下有知惕隐司事、惕隐司事、惕隐都监等官。
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创始人为春秋末期鲁国孔丘。其学说是,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崇尚“礼乐”和“仁义”, 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其思想核心是“仁”。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