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朱元璋起义

朱元璋起义

元末江淮农民起义。首领朱元璋,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苦农民。幼失父母,曾入皇觉寺为僧。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二月,郭子兴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闰三月,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参加起义,受到器重。始为亲兵,渐以功升总兵。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卒,朱元璋尊奉韩林儿大宋政权,为左副元帅。同年,巢湖红巾军水师归附朱元璋。六月,朱元璋利用水师渡江,攻占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太平(今安徽当涂)。次年三月,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府。七月,韩林儿置江南等处行中书省与行枢密院,以朱元璋为平章兼枢密院同签。朱元璋以应天为中心逐渐向周围发展,遂形成一支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此后,即不断与割据江南的陈友谅、张士诚发生战争。

陈友谅杀徐寿辉后建汉称帝,据浙、赣、湖广,地广人众。但陈友谅骄横自专,战士多离心。张士诚占浙西,居地富庶,然其目光短浅,怠于政事。朱元璋则励精图治。他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屯田积粮,发展生产,巩固后方,并继续尊奉大宋,缩小自身目标,从而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正二十一年正月,小明王韩林儿封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遣部将吕珍围攻小明王于安丰(今安徽寿县)。朱元璋亲自驰援,救小明王至滁州(今安徽滁县)。小明王完全为朱元璋所控制。四月,陈友谅乘朱元璋驰援安丰之机,率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文正死守洪都八十五天。七月,朱元璋率二十万大军来援。双方大战于鄱阳湖。陈友谅大败,中流矢死,余部挟其子陈理逃回武昌。次年正月,朱元璋自立为吴王,置百官,建中书省。二月,亲征武昌。陈理降,汉亡。自至正二十五年起,朱元璋集中力量进攻张士诚。至正二十六年十二月,廖永忠奉朱元璋命迎小明王至应天。途经瓜步(在今江苏六合),将小明王沉入江中。二十七年九月,朱元璋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张士诚被俘至应天, 自缢死(一说被杖死)。朱元璋随即进军浙东、福建,灭方国珍与陈友定。江南地区大都为朱元璋所占据。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在灭张士诚后,即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伐,提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徐达、常遇春由淮安北上,年底即占领山东全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朱元璋即帝位于应天,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三月,徐达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四月,常遇春攻占洛阳。闰七月,徐达会诸将于临清。大军沿运河北上,破长芦 (今河北沧州)、直沽(今天津),进抵通州(今北京通县)。七月二十八日,元顺帝携后妃、太子北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初二,明军入大都(今北京),元亡。之后,明军又进占山西、陕西。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元顺帝病死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北逃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朱元璋陆续清除了元朝残余势力与其他割据势力, 统一了全国。

猜你喜欢

  • 韩德让执政

    辽太祖阿保机攻占蓟州时,玉田地主豪族韩知古降辽,受命总管汉人事务。其子韩匡嗣于景宗时又先后任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摄枢密使。匡嗣子韩德让先以代父镇守南京(今北京)大败宋兵有功,擢为辽兴军节度使、南院枢密

  • 楚?掩治赋

    公元前548年,楚司马��掩奉令尹子木之命治理军赋,统计楚国军械数。他将楚国所有土地进行登记,对各种不同性质的土地和山林、沼泽、丘陵等分别加以测量,根据其收入多少,制定出各

  • 楚王刘英之狱

    汉明帝时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英,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由楚公进爵为楚王。刘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年喜好黄老之学,学为浮屠。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有人告发刘英结交方士,作符

  • 中俄声明和中俄蒙协约

    民国初年沙俄为侵吞中国领土外蒙古强迫北京政府签订的两个不平等条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沙俄乘机借口保护领事馆,派军队进入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策动外蒙反动的王公贵族于10月18日宣布

  • 孔子堕三都

    孔子任鲁司寇时,为抑制大夫家臣势力采取的一次政治行动。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向定公建议说:“臣下不应私畜甲士,大夫的都邑不应建筑超过三百丈长的城墙”。因使自己的学生子路担任鲁大夫季氏的家宰

  • 令黔首自实田

    秦王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具体措施。黔首即庶民。一说因农民用黑巾裹头,故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更名民曰黔首”。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 “使黔首自实田”。(《史记·秦始

  • 莱阳抗捐

    辛亥革命前夕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清斗争。1910年(宣统二年)山东莱阳县官朱槐之借举办“新政”为由,勾结地方劣绅,巧立名目增加税收,苛捐杂税一时多达数十种。加之当地遭受霜灾,粮价昂贵,奸商劣绅囤积居奇,人

  • 王薄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之一。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十月,邹平(今山东邹平)人王薄率先领导农民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起义,自称“知世郎”,又做“无向辽东浪死歌”,避征役者多往归之。起义军活动于齐、济二郡(今山

  • 自立军起事

    资产阶级改良派唐才常等组织的未遂武装起事。戊戌政变后,唐才常等逃亡日本,既与康、梁等密谋武装“勤王”;又与孙中山、陈少白等接触,研讨救国方略;并通过毕永年等兴中会会员,广泛联络具有反清传统的哥老会组织

  • 铁榜

    明初,朱元璋命令将限制公侯特权的规定铸于铁板, 称“铁榜”。明初开国功臣,包括李善长、徐达等六国公,汤和、周德兴等二十八列侯,皆为世袭贵族。这些统治集团上层人物, 依靠特权,纵容豪奴破坏法纪,鱼肉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