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浮动地狱

浮动地狱

外国殖民者装运华工的船只,被拐骗上船的我国同胞,如处地狱之中,故被称为浮动地狱。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西方殖民者就开始秘密掠卖华工出国。随着鸦片战争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殖民者掠卖华工的活动更加猖狂,尤其是1860年(咸丰十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有关规定,使掠卖华工的活动合法化。英、美、法、西、葡等殖民主义者利用种种欺骗、强迫手段,拐骗劫掠中国沿海农民和城市贫民。被掠卖者被称为“猪仔”,迫签卖身契,胸前烙上火印,标明贩运何处,然后锁进船舱,舱门上钉以铁条,留小洞让华工爬进爬出。为了节约运费,一艘船装运人数往往超过装运量一倍以上,以至人们只能屈膝而坐。在漫长的航行中,由于饥渴、疫病流行,或因反抗遭受毒打虐杀甚至被抛入海中,所以旅途中华工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四五十。贩运者因获利甚丰,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动人民被贩至美洲、澳洲从事终身强迫劳动。被掠卖的华工对“浮动地狱”的非人待遇进行了英勇的反抗。1851年(咸丰元年)一艘英国船装载华工去秘鲁,被虐待的华工奋起杀死船长, 回到了祖国。次年一艘美国船运华工四百余人开往加利福尼亚途中,华工不堪船长虐待和侮辱,起来暴动,杀了船长。在“浮动地狱”中,华工赤手空拳,起而反抗是非常艰难的,常被殖民者集体射杀,有时华工放火烧船,与殖民者同归于尽。

猜你喜欢

  • 武庚叛乱

    周武王克商后,封纣王子武庚(禄父)于商,统治商遗民。武王去世后,武庚乘周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之机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以图恢复商王朝。后在周公的武力镇压下失败。参阅“周公东征”。

  • 湖北纺织四局

    亦称湖北纺织官局、纱麻丝布四局、纱麻四局。为张之洞创设的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的合称。888年(光绪十四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纺织为大利所在,拟在广州设立织布纺纱官局。因李鸿章已为上海机器织布

  • 金花银

    明代中期将田赋折成银两征收。明代以前,白银已经当作货币使用,但不占优势。主要的流通手段,仍然是铜钱。后随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下,赋税逐渐采取折纳白银的办法。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

  • 汝州之役

    唐末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军战胜唐军的一次重要战役。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王仙芝、黄巢率军围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为唐平卢节度使宋威击败。宋威虚报战果,声称王仙芝已死,并遣返诸道兵,为农民军

  • 学部

    清末官署名。清末停止科举,各地兴办学堂,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五司(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十二科,原有之国子监也并归学部

  • 葵丘之会

    齐桓公建立霸权后,于公元前651年召集鲁、宋、郑、卫、许、曹等国诸侯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举行盟会。周天子也派宰周公前往,并赐齐桓公胙(祭肉)。这次盟会规定,凡同盟之国,不可壅塞水源,不可阻碍粮食流通,

  • 江西光复

    武昌起义成功,毗邻江西震动,九江新军首先起义响应。九江是武汉下游的江防重镇,驻有江西新军第五十三标,早有同盟会员林森等联络新军、会党进行革命活动。武昌起义消息传来,革命党人分头策动新军、警察、炮台守军

  • 联军委员会

    见“广州外人委员会”。

  • 巨(钜)野会战

    曹操进攻吕布的一次战役。李傕、郭汜进围长安(今陕西西安),吕布率百余骑东逃,与张邈结盟,任兖州(治今山东金乡东北)牧,驻屯东郡(治今河南濮阳西南),与曹操争夺兖州的统治权。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 镇抚司

    官署名。属锦衣卫,分南北二部。南镇抚司只理“本卫刑名及军匠”,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增铸北司印信,一切刑狱都直接向皇帝请示报告,锦衣卫长官不得过问。镇抚司官小权重,用法严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