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郡县制

郡县制

由春秋、战国到秦朝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在边地设县,具有军事设防的性质,后逐渐在内地推广,才具有地方行政组织的性质。春秋末期,除齐国外,各大国都在戎狄杂居的地方设郡。战国时,除齐国外,各国都在边地设郡,也具有军事设防的性质。从春秋末到战国初,郡、县是平行的。战国中期以后,郡大于县,成为郡县两级制。而秦国陆续兼并各国,每占新地,便设郡县,所以,秦国兼并六国的过程,也就是郡、县制遍布全中国的过程。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加到四十多郡,下设县。郡县长官,春秋、战国时由国君或国王任免,秦代以后由皇帝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 金都迁汴

    贞祐和议后。成吉思汗暂时撤军北返,但中都(今北京)仍处在蒙古军威胁之下。加以北方汉、契丹等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反金,金朝随时有覆灭的危险。贞祐三年(公元1214年)五月,宣宗遂不顾群臣和中都士民的劝阻与反

  • 白渠

    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接受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在泾水与洛水之间穿挖渠道。引泾水为源,首起谷口(今陕西礼泉东北),尾入栎阳(今陕西临潼北),注归渭水,与郑国渠平行,长

  • 永嘉之乱

    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率众反晋夺权,建立汉国。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汉军攻破洛阳,俘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参见“刘渊、石勒反晋”。

  •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大论战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行机关刊物《民报》,积极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

  • 龙首渠

    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开挖的地下井渠,汉武帝时,熊羆(又作庄熊)建议开凿。相传开凿时曾掘到龙骨,故名龙首渠。龙首渠自征县(今陕西澄城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临晋西(今陕西大荔西)入洛。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

  • 中英藏印条约

    即《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英国通过第一次侵藏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88年(光绪十四年)英国殖民者诬称中国西藏地方军队在本国境内隆吐山的防守为“越界戍守”,发动了对西藏的武装侵略。清政府命

  • 中英北京条约

    原称《中英续增条约》,1860年10月24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英国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恭亲王奕訢代表清政府在北京礼部大堂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签订。共九款,除了承认中英

  • 滦州起义

    武昌起义爆发后,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于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联名通电,要求清廷立宪。清政府急派驻保定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往滦州“宣慰”。吴禄贞本是革命党人,又

  • 鸿沟

    战国时运河名。据《水经·渠水注》记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始凿鸿沟。其水道自荥阳(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流入甫田泽(遗址在今河南中牟西),然后向东绕过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南折经陈(今

  • 孔子堕三都

    孔子任鲁司寇时,为抑制大夫家臣势力采取的一次政治行动。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向定公建议说:“臣下不应私畜甲士,大夫的都邑不应建筑超过三百丈长的城墙”。因使自己的学生子路担任鲁大夫季氏的家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