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陈吊眼起义

陈吊眼起义

宋末元初福建汉、畲人民起义。畲族首领陈吊眼,即陈大举,又作陈钓眼,福建漳州人。元军陷临安,陈吊眼乘乱起兵,后归顺宋将张世杰,讨伐宋泉州降臣蒲寿庚。宋亡,陈吊眼率众坚持反元斗争。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陈吊眼叔父陈桂龙起义于漳州。陈吊眼与陈桂龙等分守畲洞山寨,建号昌泰,凭险拒敌。元政府以完者都为福建等处征蛮都元帅,以高兴为右副都元帅,发兵进讨。完者都又收降建宁(今福建建瓯)农民起义领袖黄华,以其为征蛮副元帅。高兴等攻占高安寨,斩杀起义军两万余,起义开始受挫。但直至至元十八年,陈吊眼仍聚众十万,连五十余寨。完者都以黄华为向导,又破起义军十五寨。至元十九年,陈吊眼被迫退守千壁岭。高兴以谈判为名,诱骗陈吊眼至半山,乘其不备,将其俘获,斩杀于漳州。其父陈文桂、叔父陈桂龙等降敌。余部吴满、张飞等坚持斗争,后被杀。起义遂告失败。

猜你喜欢

  • 五胡十六国

    自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离石(今山西离石)起兵称王,至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其间各族统治者,先后在北方和巴蜀地区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计有汉、前赵、后赵, 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

  • 台湾建省

    指1885年(光绪十一年)台湾建省事。清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至1875年(光绪元年)增至两府八县。道咸以来, 英、美、日、法等国连续大规模入侵中国,台湾成为“南洋之枢纽”,“七省之藩篱”。1874年(

  • 张骞出使西域

    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张骞,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奉汉武帝联络大月氏(原居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后迁至阿姆河上游阿富汗北部地区)合击匈奴的使命,率百余人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拘留达十余年

  • 兴中会

    1894年11月24日(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由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不久,孙中山与邓荫南等抵香港,适辅仁文社领导人杨衢云、谢瓒泰等有志反清,便与之结合。1895年2月21日

  • 王琼起义

    五代后晋时河南反抗契丹贵族的农民起义。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契丹主耶律德光攻取汴梁(今河南开封),灭后晋,以其族人耶律郎五为澶州(今河南濮阳)节度使。郎五性贪虐,剽掠财帛,吏民怨恨。王琼时任水运什

  • 北洋水师学堂

    见“天津水师学堂”。

  • 中英会议条款

    见“中英烟台条约”。

  • 省陌

    五代时后汉盘剥人民的手段之一,唐末以来,经济萧条,钱币数量过少,流通不便,遂官定以八十文为一“陌” (百)。后汉三司使王章规定民间向官府交钱时以八十文为一陌,而官府支出时却以七十七文为一陌,称为“省陌

  • 开皇五铢

    隋朝货币。隋以前各朝币制紊乱,钱币名品甚众,轻重不等。隋文帝登极之始,即下令更铸新钱。该钱圆形方孔,上刻文曰“五铢”,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称为“开皇五铢”钱。开皇三年 (公元583年),隋

  • 宁江州大捷

    女真族抗辽战争中一次重要战役。天庆三年(公元1113年)完颜阿骨打继任为女真部落联盟长,称都勃极烈,决意领导女真族人民反抗辽朝的奴役压迫。次年九月,调集各部落军兵二千五百人,在拉林水(今吉林、黑龙江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