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泰、高胜起义
东汉末年益州农民起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马泰、高胜在郪(今四川中江东南)领导农民举行起义,反抗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牧刘备的统治。起义群众达数万人,后转战资中县,被犍为(治今四川彭山东)太守李严镇压。起义群众被驱回原籍,编为民户,马泰、高胜牺牲。
东汉末年益州农民起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马泰、高胜在郪(今四川中江东南)领导农民举行起义,反抗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牧刘备的统治。起义群众达数万人,后转战资中县,被犍为(治今四川彭山东)太守李严镇压。起义群众被驱回原籍,编为民户,马泰、高胜牺牲。
安禄山攻克洛阳之后,遣兵西进,唐将哥舒翰兵败灵宝(今河南灵宝),潼关不守,叛军遂长驱直入。消息传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京城一片混乱,玄宗仓惶失措。为掩人耳目。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玄宗下诏亲
辽兴宗时南京(今北京)地区农民起义。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七月。南京东南香河县(今属河北)李宜儿,因不满契丹贵族与汉族官僚地主的残酷剥削压迫,以左道组织当地农民与其他劳动人民千余,举行起义。自称
简称《中英缅甸条款》。英国政府为吞并缅甸和向中国西南地区侵略扩张,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法战争以后,法国加强了对中国西南的侵略,英国则急于吞并缅甸,以便进而向中国西南地方扩张侵略势力。1885
元代军队的一种,系由蒙古人与色目人组成。据史书记载,蒙元时期,蒙古人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论众寡,尽签为兵,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这是蒙古统治者所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
周文王发展壮大周族势力的举动,引起商朝统治集团的恐慌。商纣王的亲信崇侯虎暗中向纣进言说,西伯(指周文王)到处行善,树立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不利于商。纣于是将文王拘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县北)。文王手下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贾鲁对黄河的治理。贾鲁字友恒,河东高平(今属山西)人,历任监察御史、工部郎中、工部尚书、中书左丞等官。至正四年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平地水深二丈许,白茅堤、金堤相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昭义(治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继之。刘稹秘不发丧, 自请为节度使,统领军事,多数朝臣主张姑息迁就,李德裕独排众议,坚持收复昭义镇。武宗采纳李德裕建议,决心讨
蒙元时期的西北宗藩国,又称金帐汗国、钦察兀鲁思、术赤兀鲁思,公元1243年为拔都所建。成吉思汗西征后将新征服区分封给诸子,长子术赤封地在海押立(今苏联哈萨克塔尔迪·库尔干东)以西,乌拉尔河以东。术赤死
汉成帝时铁官刑徒的起义。汉代铁官刑徒,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被剥夺了人身自由,在铁官监督下, 从事采矿、冶铁、铸造器械等苦役。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夏六月,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县)铁官徒申屠
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削夺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汉初,刘邦在削除异姓诸侯王时,封立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文景时期,他们的力量壮大起来, “谋为淫乱”。文帝时晁错任太子家令,曾数上书“言削诸侯事”。景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