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一捧雪传奇

一捧雪传奇

二卷。清李玉(1591?-1671?)撰。李玉,字玄玉,别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因出身低微,颇受压抑,入清后更无意仕进,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著有戏曲几十种,以《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等最为著名。其中前四种,即所谓“一、人、永、占”,合称为《一笠庵四种曲》,是作者早期作品,以描写人情世态为主要内容。《一捧雪》30出。写明代严世蕃倚仗其父严嵩之势,把持朝政,卖官鬻爵。莫怀古有玉杯名叫“一捧雪”,严世蕃千方百计夺为己有,对莫怀古屡加迫害。莫怀古有义仆莫诚代其死,方得脱身。严氏败落后,莫怀古的儿子莫昊重得“一捧雪”玉杯,与父母团聚。相传明代王世贞之父王抒藏有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本,严世蕃欲夺为己有,命苏州裱褙匠人汤勤去索取,王抒以假图代真,后来竟因此得祸,横遭诬陷。《一捧雪》就是影射此事而作的。此剧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成功地塑造了巴结权贵、忘恩负义、卖友求荣的卑鄙小人汤勤的形象。《一捧雪》影响很大,流传颇广,京剧《一捧雪》即据之改编。《一捧雪》传奇有崇祯刻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影印本。

猜你喜欢

  • 王子安集

    十六卷。唐王勃(650-676)撰。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自幼聪颖好学,六岁能作文,九岁读颜师古《汉书注》,撰《汉书注指瑕》十卷。乾封元年(666),授官散郎。被沛王招为王府修撰,曾撰

  • 伤寒全生集

    四卷。旧题明陶华(详见《伤寒六书》)撰。此书自序即搬用《伤寒六书》中《伤寒琐言》之序文,内容有论有方,采方较杂,且轻于立论。故后人认为此书非出陶华之手,而系伪托。卷一为五十二条,卷二为二十九条,卷三为

  • 读书止观录

    五卷。明吴应箕(1594-1645)撰。吴应箕,字次尾,号楼山,南直隶贵池(今属安徽)人。崇祯元年(1628)与张溥等结成“复社”,一时有“小东林”之名。崇祯十五年(1642)应南都乡试,列入副榜。弘

  • 秦陇回务纪略

    八卷。清余澍畴撰。余澍畴,生卒年不详,浙江山阴(今属绍兴)人。同治元年(1862年),江皖太平军、捻军及在云南起义的蓝大顺(即蓝朝柱)兵入陕西境内,陕省回民揭竿起应,围攻地当陇蜀咽喉的凤翔府。时余澍畴

  • 桴庵集

    四卷。清薛所蕴(1600-1667)撰。薛所蕴生平详见《澹友轩文集》(辞目)。《桴庵集》凡四卷为薛所蕴诗集。乃其子薛奋生等所编录。刊于顺治癸巳年(1653),有其门人彭志古跋,称其诗创辟似王建,蕴籍似

  • 青萝馆诗

    六卷。明徐中行(?-1578)撰。中行,字子舆,一作子与,号龙湾、天目山人。浙江长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累官江西布政使。为“后七子”之一。此集为隆庆中其婿汪时元所刻。徐中行为汝宁知府以后

  • 论语正义

    二十三卷。清刘宝楠(1791-1855)撰。宝楠字楚桢,江苏宝应人。著有《释谷》四卷、《汉石例》六卷、《宝应图经》六卷、《胜朝殉扬录》三卷、《文安隄工录》六卷、《愈愚录》、《清芬集》十卷、《宝应文征》

  • 浮云集

    十一卷。清陈之遴撰。陈之遴字彦升,号素庵。海宁(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编修,迁中允。后其父受牵连革职。入清后,曾任弘文院大学士、户部尚书兼少保、太子太保等。后因结党营私

  • 杭州府志

    ①四十卷,图一卷。清马如龙纂修。马如龙,字见五,山东绥德州(今德州)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杭州府,在任时持法廉平,精于吏治,捐助设立义学,建育婴堂。二十八年升浙江臬司。《杭州府志》康熙二十五年

  • 石秀斋集

    十卷。明莫是龙(1537-1587)撰。莫是龙,字云卿,以字行,更字廷韩。华亭(上海松江)人。著有《话说》等。莫是龙书画皆有名,而为诗则不屑深思。《明诗综》载有《莫廷韩遗稿》,不著卷数。是集前有传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