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岩诗集

东岩诗集

八卷。明夏尚朴(1466-1538)撰。夏尚朴(又作良朴),字敦夫,(又一字敬夫),号东岩,江西永丰(今属江西省)人。正统初赴京会试,见刘瑾乱政,不试而归。公元1511年成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嘉靖时,历南京太仆寺少卿。著有《中庸语录》、《东岩集》、《东岩诗集》。四库馆臣议论其文说:“尚朴本讲学之士,不收文章为工,然其言醇正,固亦不乘于大雅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二)这也说明其文并无多少文学色彩。但他的诗作,却无甚理学气,颇堪讽诵,正如陈田《明诗纪事》所说:“敦夫讲学,得之娄一斋(谅),一斋出之吴康斋,康斋诗入击壤派,殊不耐观,敦夫诗清超可喜。其论诗云:‘汉魏以来,至唐宋诸大家,皆有典则。至陈白沙自出机轴,好为跌宕新奇之语,使人不可追逐,盖本之庄定山(昶),庄定山本之刘静修(因),规模意气绝相类,诗学为之大变,独古选和陶诸作近之’。盖尝究心此事,宜其所作不入击壤一派也”。关于夏尚朴著述的诗文,初刻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题为《夏东岩文集》六卷,《诗集》六卷。《四库全书》本仅收录了文集六卷,未收录诗集。《四库全书总目》仅收录了诗集八卷。多涉理语,近白沙定山流派。集中《读击壤集》绝句云:“闲中风月吟边见,始信尧夫是我师”。其宗法可知也。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傅而保又重梓之,卷帙与嘉靖刻本有所不同,变为十四卷,另首一卷。这二种刻本,今皆有存本。

猜你喜欢

  • 千字文萃

    一卷。清张海鹏(生卒年不详)辑。海鹏字若云,号子瑜。昭文(今江苏常熟)人。诸生,好藏书,治经之暇,以剞劂古书为己任,刊有《墨海金壶》、《学津讨源》、《借月山房汇抄》等。是编所收为吴省兰《恭庆皇上七旬万

  • 国琛集

    二卷。明唐枢(生卒不详)撰。唐枢,字惟镇,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进士,授刑部主事,以疏请明正妖贼李福达罪被斥为民,隆庆初复官。年少就学于湛若水,并深受王守仁“良知”

  • 宗徒列传

    不分卷。意大利人高一志(1566-1640)撰。高一志为意大利耶稣会士,1605年到南京传教,1640年死于山西。著有《空际格致》等书。此书是其《圣人行宝》七卷(历述天主教宗徒、教皇、殉教人及其它诸名

  • 尚书大夏侯章句

    一卷。汉夏侯胜撰,清马国翰辑。夏侯胜,西汉中叶人,生卒年不详。胜字长公,东平(今属山东省)人,西汉经学家,官至太子太傅。师从夏侯始昌学《今文尚书》,又问学于欧阳生,称“大夏侯”,其《尚书》之学称作“大

  • 秋梦杂剧

    一卷,一折。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生平详见《白华绛盦阁诗集》(辞目)。该剧为李慈铭《桃花圣解盦乐府》二种之二,作成于咸丰十年(1860)。写江南书生莫峤客居京师一载,家书断绝,思亲入

  • 俨山外纪

    一名《俨山外纂》一名《俨山纂录》一卷。旧本题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书本载于曹溶所编《学海类编》之中,是曹溶从陆深的《俨山堂外集》之中随意录出数十条,改题此名,并非陆深自著之书。所摘录中有大

  • 禹贡要注

    一卷。原本题明郑澹泉先生编注,海宁祝逢源校。澹泉为明郑晓的别号,郑晓字窒甫,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后,于隆庆初年赠太子少保,谥端简。主要著作有《尚书考》、《禹贡说》、《禹贡图说》等

  • 唐文粹补遗

    二十六卷。清郭麟(1767-1831)编。郭麟,字祥伯,号频伽,吴江(今属江苏)人,诸生,少富才华,号称神童,盛名传于江淮之间,著有《灵芬馆词》(已著录)等。前有作者自序,称宋代以后文体驳杂,“惟《文

  • 湛然堂诗稿

    不分卷。明陈汝(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陈汝,字席珍,江西高安人。生卒年不详。官江西广昌县知县。其自叙诗注云:望五贡荐。盖由贡生起家。是集为其子陈邦纶属陈起元所选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格意颇为平

  • 金石图

    二卷。清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褚峻,牛运震,详见《金石经眼录》条。褚峻初刻《金石经眼录》(即此书上卷)时,未载后汉永和二年(137)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后与牛运震重编补入。因此碑发现较晚,又远在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