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观余论

东观余论

二卷。北宋黄伯思(1079-1118)撰。黄伯思字长睿,别字霄宾,一说号霄宾,又号云林子,邵武(今属福建)人。元符进士,历通州司户、河南府户曹参军、校书郎、秘书郎等。卒年仅四十岁,但学问淹通,李纲为其作《墓志铭》称,经史百家之书,天官、地理、律历、卜筮之说,无不精诣。又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古器款识,均能辨认是非,遂以古文名家。又工于书法,各体皆妙。曾纠正王著所辑《续正法帖》,成《法帖刊误》二卷,又著《古器说》四百二十六篇。绍兴十七年(1147),其子黄将其书及论辩题跋等合到一起,刻版刊行,总名曰《东观余论》。黄跋称其书十六卷。今本仅二卷,不知是后来传写合并,还是黄定稿时有所删取,不得而知。此书颇讥讽欧阳修不精考核。而楼钥跋中乃摘取书中史籀书一条、异苑一条、王献之璇题一条、勿勿一条、甘蔗帖一条,以纠其疏漏。全书大体精核,《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书“要其精博,胜《集古录》多矣。”足资考证。书中间有舛讹及刻印脱误,清人陆心源特做《东观余论校》一卷,收入《潜园总集·群书校补》,可以参考。今传本主要有《王氏书画苑》、《津逮秘书》、《四库全书》、《学津讨原》、《邵武徐氏丛书初刻》等丛书本。1988年,中华书局据《古逸丛书三编》本影印,改题曰《宋本东观余论》,为较好较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江西通志

    ①三十七卷,明林庭修,周广纂。林庭,字利瞻,福建闽县(今福州闽侯县)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后任苏州知府,云南参政,嘉靖二年(1523),任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三年升湖广右布

  • 然镫纪闻

    一卷。清王士祯(1634-1711)口授。何世璂(1664-1729)述。王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何

  • 一斋诗集

    十三卷。明陈第(1541-1617)撰。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万历时为诸生。俞大猷召为属下,教其兵法。后陈第出守古北口,历蓟镇游击将军。陈第善书,工于诗。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

  • 栾城先生遗言

    见《栾城遗言》。

  • 石寿山房兰亭帖

    清汪蔚摹,翁覃溪临。汪蔚,字啸霞生平,里贯不详。翁覃溪,名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长于考证金石,富于藏书,为清代有名的金石

  • 关于创立戒坛图经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一书,道宣作于乾封二年(667)。这一年二月八日在长安南郊净业寺创筑戒坛,道宣特别重视这件事,便撰写此书以示纪念。此书共

  • 蠡县志

    十卷,续志四卷。明钱天锡纂修,清祖建明续修。钱天锡,字永公,湖广沔阳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十二年特命整饬保定兵备,官至山西按察史。祖建明,字馨宇,辽东人,贡生,顺治八年(1651)任蠡县知县。钱天锡于

  • 离骚经九歌解义

    二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第,字晋卿,号厚庵,安溪(今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李氏笃信程朱理学,著有《榕村集》(四十卷),《周易通论》等。本书《四库存目》作《离骚经》

  • 涌幢小品

    三十二卷。明朱国桢(1558-1632)撰。朱国桢字文宁,号平极,别号虬庵居士、平涵居士,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南)人。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因与魏忠贤相忤,休致还家,著有《皇明史概》、《大政记》、

  • 画说

    ① 一卷。明莫士龙撰。莫士龙字云卿,后更字廷韩。华亭(今上海松江县西)人。万历年间以贡入国学。书中论画以李成为北宗,以王维为南宗。又认为有轮廓无皴法谓之无笔,有皴法无轻重、向背、明晦谓之无墨。此论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