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类

乐类

据《庄子·天运》篇,孔子所治六经有《乐经》。古文家认为《乐经》亡于秦皇焚书时。今文家则认为乐本无经,仅是附于《诗经》的乐谱,所以《汉书·艺文志》列乐类而不言经,下录《乐记》二十三篇,而于其它五经都注明经若干卷,《四库提要》说“大抵乐之纲目具于礼,其歌词具于诗,其铿锵鼓舞则传在伶官……非别有一经为圣人手定也”,即此意,但乐有宣豫导和,感神人而通天地之用,因而《四库全书》将后代庙堂钟律之书录于经部,但民间的讴歌末技、弦管繁声不在此列,均退列于《杂艺》、《词曲》两类之中。《四库全书》乐类所收著作共22部、483卷;存目42目、291卷。

猜你喜欢

  • 彭文思集

    六卷。明彭华(1432-1496)撰。彭华,字彦实,号素庵,安福(今江西安福县)人。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成化二十一年(1485)以礼部侍郎入直内阁,二十三年(1487)以

  • 历代名臣奏议

    三百五十卷。明永乐十四年(1416)黄淮、杨士奇等奉敕编。黄淮(1367-1449)明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字宗豫,洪武进士,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召时称旨,引为顾问。永乐二年(1404),入直文渊

  • 经国雄略

    四十八卷。明郑大郁编订。郑大郁字孟周,温陵(福建泉州的别称)人。生平事迹不详。是书有“天经考”三卷,“畿甸考”五卷,“省藩考”四卷,“河防考”四卷,“海防考”三卷,“江防考”三卷,“赋徭考”三卷,“赋

  • 训蒙千文注

    一卷 见《训蒙千字文》。

  • 秫坡诗稿

    七卷。《附录》一卷。明黎贞(?-约1408)撰。黎贞,字彦晦,自号陶生、秫坡,因以名集。广东新会人。生年不详。明洪武初举本邑训导,不就。后以事被诬,戍辽阳18年,从游者甚众。放归后即卒。著有《秫坡诗稿

  • 铜马编

    二卷。明杨德周(约1627年前后在世)撰。杨德周,字齐庄,鄞县(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官历古田、高唐知县。著有《淡圃芋记》。此集为其崇祯中为福建古田知县入觐京师,往返记

  • 天山草堂存稿

    八卷。明何维柏(约1550前后在世)撰。何维柏,字乔仲,南海(今广东佛山)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历授监察御史,坐劾严嵩,廷杖除名,隆庆初(1567)复官,累迁吏部左右侍郎。又因忤

  • 乐府余论

    一卷。清宋翔凤撰。翔凤字于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俱不详。嘉庆举人,官知州。其精心于经学,著有《大学古义说》等。此书为论词之作,只有十六则,颇有独得之处。主要为辨正性的文字,如辨古石刻〔洞仙歌

  • 咫进斋丛书

    三集,三十五种,九十二卷。清姚觐元编。姚觐元字彦侍,生卒年不详。道光年间举人,官至广东布政使,著作有《大叠山房诗集》。姚觐元继承家学,收辑整理古籍,对音韵、训诂方面的著作,搜采更多,并且多为罕见的版本

  • 双奇梦

    见《金云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