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乡礼合编

乡礼合编

三卷。朝鲜正宗二十年丙辰李秉模等奉命纂辑。李秉模(生卒年不详),字彝则,号静修斋,德水(今地不详)人,畏斋端夏之玄孙,英祖四十九年癸巳中进士,不久即登文科,官提学;又迁兵曹判书,正祖朝拜左相,升领相;十年丁未谪益山,十一年戊辰卒,谥曰文肃。正宗二十年丙辰,值慈宫周甲之期,于奉寿堂举行贺筵,并于洛南轩招宴还历以上文武官僚,以明虞庠养老之古义。于是始命奎章阁直提学李秉模同提学尹蓍东以下七人编辑此书,颁之全国,以期古礼之复兴。是书首有正宗《御制纶音》,云:“予又思之,一曰礼行,风动四方,惟乡饮酒近之。是礼也,休老而劳农,导欢而序齿,明贵贱而辨隆卑,正身安国之要,率以是兴也,予小子其敢不修述焉。然乡约之于化民成俗,亦易为力,朱夫子盖尝月朝读约,三代之制如复可见,予故曰,因今之民变古之俗,被之以仁义,示之以本质,乡约之效不差于乡饮酒,此亲亦不可不讲而明之。机务之暇,汇成《乡饮仪》、《乡约条例》,欲其委曲周挚,文质具备。”于此可略见作是书之旨。是书卷一为《乡饮酒礼》,卷二为《乡射礼》,《乡约》,卷三为《士昏礼》、《士冠礼》,而以《纶音》总叙,列于编首。是书大抵缀合古今礼书及子史政书之有关乡礼者,各依其类,撮为一编,如《乡饮酒礼》之据《仪礼》、《礼记》、《开元礼》、《宋史礼志》、《大明集礼》、《国朝五礼仪》、《乡约》之据蓝田吕氏《乡约》及朱子增损吕氏乡约,搜罗排比颇为赅洽。又总叙一篇,于周礼乡饮酒礼之源起及历代之仿行事迹,网罗详备,尤足资读者之参考。惟其中于古今异同之辨、因革损益之宜,皆不加论断,但知排比旧文、分类抄袭,则不能不说是一缺憾。是书有奎章阁活字本。

猜你喜欢

  • 夏小正注

    ①四卷。清李聿求(生卒年不详)撰。李聿求,字五峰,浙江海盐(今浙江海盐)人。诸生,布衣终身,著《后汉书儒林传补》、《桑志》及是书行于世。是书分春、夏、秋、冬四卷,按月书写,先经后传,又次为注;逐节连写

  • 韵镜

    一卷。现存最早的韵图。作者已不能确知。传本卷首有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张麟之识语,及他在嘉泰三年(1203年)的序。此书的成书年代历有争论,罗常培《通志七音略研究》云:“等韵图肇自唐代,非宋人

  • 释门章服仪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释门章服仪》是道宣居西明寺,显庆四年(659)所撰。共收文十篇,第一篇,制意释名;第二篇,立体拔俗;第三篇,胜德经远;第四篇,法色光俗;第

  • 素屡子

    三卷。唐张弧撰。张弧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是书以屡道、屡德、屡忠、屡孝等名分目,共十四篇,郑樵《艺文略》、《宋史·艺文志》皆作一卷。今本三卷,殆后人分析所制。是书,《唐书·艺文志》、晁公武《读书志》、陈振

  • 范孙古近体诗存稿

    三卷。严修(1860-1929)撰。严修,字范孙。原籍浙江慈溪,生于河北三河。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学部左侍郎、度支大臣。曾力主废科举,兴办教育。1904年赴日考察回国后创办天津敬业中学。辛亥

  • 于湖词

    三卷。宋张孝祥(1132-1169)撰。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属安徽和县)人。其生平详见《于湖集》(辞目)。此书又名《于湖先生长短句》、《于湖居士乐府》。宋史《艺文志》载其词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

  • 宸垣识略

    十六卷。清吴长元撰。吴长元,字太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为布衣食客,屡为京朝士大夫仇校秘册,就其所见,撷具精华,著《天厨杂嚼》,未授梓,改名为《名胜观光计》。乾隆三十九年(1774),大学士英

  • 谪仙楼集

    三卷。明骆駸曾(约1613前后在世)编。骆駸曾字象先,浙江武康(今德清)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太平府西北二十五里采石江有牛渚矶,矶之东有谪仙楼,以李白得名。又有白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

    六十卷。唐代释智俨(602-668)撰。智俨,俗姓赵,今甘肃省天水人。十二岁时由父母交给法顺教诲。十四岁时正式出家为沙弥。二十岁受具戒。一生参佛弘法,声名远扬,有“神用清越,振绩京皋”(《续高僧传·法

  • 江阴城守记

    二卷。清韩菼(1637-1704)撰。韩菼字元少,别字慕庐,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市)人。韩菼康熙时殿试第一,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怀堂集》。《江阴城守记》记述顺治元年(1644)江阴士民闻令剃发,聚义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