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云中郡志

云中郡志

十四卷。清胡文烨等纂修。胡文烨,字德辉,山西永济县人,出身贡生,顺治七年(1650)从昌平知州升大同知府,九年(1652)又升为平阳巡道。按《云中郡志》云中郡为大同府之古名,来源始于秦,其地处边陲,秦汉以来,屡为胡人侵略。明洪武七年(1374)改元大同路为大同府后,充实武备,严紧边防,遂安然无事。自升府以后,领有四州七县。其志旧有明正德十年张钦修本,又有万历间知府汪承爵续修。顺治初年,胡文烨久购得明守汪承爵所纂《大同府志》,首尾三册,与郡之学博子衿辈,斤斤参稽,通牒报可,遂辑其事而纂修,志成于顺治九年(1652)。全书十四卷,分为:卷一至卷二方舆志:沿革、疆域、星野、山川、风景、形胜、古迹、风俗、封建、巡幸诸类隶之;卷三建置志:城池、公署、坊表、学校、仓驿、桥梁、祀典、陵墓诸类隶之;卷四食货志:赋税、丁役、物产诸类隶之;卷五秩官志:总督、巡抚、巡按、饷司、监司、守令、幕僚、教职、协将、都司、守备诸类隶之;卷六名宦志:忠烈、功业诸类隶之;卷七武备志:兵籍、饷籍、守御、征讨、边警、抚款、关塞、边堡、烽堠诸类隶之;卷八至卷十一人物志:征辟、甲第、乡举、里选、忠义、孝友、卓行、事功、文学,贞节诸类隶之;卷十二外志:侨寓、仙释、逆变、灾祥诸类隶之;卷十三至卷十四艺文志:碑记、题咏、跋诸类隶之。该志系据汪承爵本补辑而成。全编体例尚简洁,文笔雅驯。

猜你喜欢

  • 研六室杂著

    十卷。清胡培翚(详见《仪礼正义》)撰。是书是用来扶翼《仪礼正义》之作。内有宗庙路寝明堂同制考,东夹西夹考,牖考,屏考,校《仪礼·聘礼》及郊注脱字,《仪礼·丧服记》于所为后之兄弟之子若子解,大抵皆礼之支

  • 晚闻居士遗集

    九卷。首 一卷。清王宗炎(1755-1826)撰。王宗炎,原名琰,字以除,号谷塍,晚号晚闻居士。浙江萧山人。乾隆进士,曾任知县。性淡泊,作官后杜门不出。学问渊博,藏书甚富,筑有十万卷楼。工古文、词,以

  • 范村梅谱

    一卷。宋范成大(详见《桂海虞衡志》)撰。《范村梅谱》,首叙梅花为天下尤物,吴下最盛。次叙作者在石湖玉雪坡种梅几百种,但仍感不足,又买王氏之屋七十幢,完全拆除,其地三分之一种梅,所有吴下梅品为之尽收;此

  • 衡斋算学遗书合刻

    《衡斋算学》七卷、《衡斋遗书》九卷。清汪莱(1768-1813)撰。汪莱字孝婴,号衡斋,安徽歙县人。嘉庆年间以优贡生入史馆修《天文》《时宪》二志。官石埭县训导。精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历算,尤致力于国外数学

  • 等韵一得

    三卷。清末劳乃宣撰。劳乃宣(1843-1921)字季瑄,号玉初,自号矩斋,又号韧叟,浙江桐乡县人,祖籍山东阳信。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先后补南皮、完县、吴桥、临榆、蠡县、清宛等县知县。清末任京师

  • 三余集

    四卷。宋黄彦平(约1141前后在世)撰。黄彦平,字秀岑,号次山,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人。生卒年不详,登宣和进士。靖康初(1126),因与李纲善,贬官。建炎初,官至吏部郎中,出提点湖南刑狱。其集“三余”

  • 漳州府志

    三十四卷首,一卷,清魏荔彤修,蔡世远等纂。魏荔彤,字念庭,柏乡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任漳州府知府。蔡世远,漳浦人,翰林院庶吉士。按漳州有志,始于宋淳熙五年。宋嘉定六年、淳祐三年、明正德七年、嘉靖

  • 列朝诗集小传

    十卷。明末清初钱谦益(1582-1664)撰。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晚号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崇祯初官礼部侍郎,与温体仁争权失败,革职。弘光时谄事马士英,为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

  • 洛阳伽蓝记钩沈

    五卷。民国震均(唐晏)撰。震均,满州人,姓瓜尔佳氏,民国初,改姓唐,寄居沪上。光绪八年(1882)进士。曾从张叔宪、潘伯寅等人游,故擅长词章书画金石考据学。著有《书人辑略》、《天咫偶闻》、《两汉三国学

  • 安鼎名臣录

    不分卷。明王都撰。都字介清,山东陵县人。官至知县。该书所录皆守成名臣,且仅限汉唐宋三朝。各臣事迹,或举其一端,或论其大概。有疵可议者排除在外,虽非王臣而有利社稷者则酌情收进。每人皆有评语,但无卓见。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