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代史志疑

五代史志疑

四卷。清杨陆荣(生卒年不详)撰。杨陆荣,字采南,青浦(今属上海市)人。著有《易互》、《禹贡臆参》等。《五代史志疑》成书于康熙年间,是摘《五代史》疏漏或谬误而作,如“唐太祖兄弟传。所载”太祖有四弟,克让、克修、克恭、克宁,而《李嗣昭传》则有太祖弟克柔。《唐庄宗诸子传》说,五子继岌、继漳、继嵩、继蟾、继,而《刘后传》多一幼子满喜,等等。其它的只不过争说文句之繁简,议论之当否。此书版本有清江苏巡抚采进本。

猜你喜欢

  • 春秋绎义

    十四卷。清王曜南撰。曜南字灿文,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人。贡生。敦行嗜学,殚心经义,综核汉唐以来注疏,及宋五子书,剖析异同,数十年不辍。著有《礼书条考》、《乐律条考》、《诗经集义》、《毛诗采要》、《禹

  • 涪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吕绍衣修,王应元、付炳墀纂。吕绍衣,字柳村,德化人,曾任涪州知州。王应元,字春圃,邑人。付炳墀,字紫卿,邑人。涪州有志始于康熙年间,为邑人刘之益等纂修。其后邑人冯懋桂等曾重修。乾隆间知

  • 尚书集解

    二十九卷。清贺淇撰。贺淇字竹园,湖南衡阳人。此书又名《书绎》,因其列“集解”于前,后加“绎曰”,并以浅显的语言顺释经意。如“放四罪而天下咸服”,绎曰:“共工、鲧以治水无功流,苗以不即功窜,驩兜有荐共工

  • 双清堂石刻

    十卷。清刘树堂自刻其书。刘树堂字景韩,曾任河南巡抚。此帖是其与幕友章寿彝、章寿鼎同刻。此刻以十天干分卷。甲、乙、丙三卷,书秦篆汉隶。丁卷以下,杂古今人书。全十卷皆袖珍小册,拓墨甚精,意在传之永久。刘树

  • 六经图说

    一卷(江西信州文庙石刻拓本)。无名氏撰。据《大明一统志》,元代信州知府卢天祥刊于信州府学,计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周礼》、《春秋》六经,为图表三百余幅。按,六经有图是从宋代开始的

  • 字林考逸校误

    一卷。附《校误补》一卷。清龚道耕撰。参见《字林补本》。是书专为校正任大椿《字林考逸》而作。其缘起是:任书有初印本,有改刻本,互有出入,而讹脱略同;钱钊(字湜江)、诸可宝(字璞斋)虽为校订,不无遗漏。龚

  • 事编内篇

    六卷。明孙慎行(1564-1635)撰。孙慎行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今属江苏)人。学者。万历进士,授编修。累擢礼部右侍郎。天启初召擢礼部尚书,后托病归。《明史》本传称其“操行峻洁,为一时缙绅冠”。有《

  • 道光中枢政考续纂则例

    四卷。清长龄(1758-1838)等奉敕修。长龄,萨克图克氏,字懋亭。蒙古正白旗人。生员出身。历任总兵、提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职。是书为明亮等续修《中枢政考》后,又为续纂则例之编。共有八旗一卷、绿

  • 苏盦文录

    二卷。《骈文录》五卷。《诗录》十八卷。《词录》一卷。清杨葆光(1830-?)撰。杨葆光字古醖,号苏盦,又号红豆词人。作者生平事迹不详,有《天台游记》。词人于光绪八年(1882)夏命小胥裒集,将咸丰十年

  • 梦篆楼访碑录

    二卷。清叶德炯撰。叶德炯,字容皆,江苏吴县人,后流寓到湖南湘潭,遂寄籍于湘。诸生。叶氏通晓篆籀之学,工诗古文。本书系对孙星衍《寰宇访碑录》和赵之谦《补录》中讹舛缺漏之处,取家藏金石诸刻加以补正,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