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服释例

五服释例

二十卷。清夏燮(详见《校〈汉书〉八表》)撰。书首有燮自序,略言“丧服之旨,莫先正名,名正而后尊亲之杀、伸降之差,礼所由生,义所由起。至尊之服,则父、君、夫所谓三纲者是,至亲之服,则母及妻子昆弟,所谓一体者是。由尊之之义推之,则祖也适也宗也,此正统不降之例,大夫所同。递降之例,大夫有异,诸侯以上又异,所谓尊降厌降者是。尊降之服,始于大夫,天子诸侯则绝之。然天子绝期以下,而不绝其正统之大功小功,诸侯之于尊同亦然。大夫绝缌而不绝其正统尊同之缌,与降服之缌。厌降之服,始于大夫庶子之为其母。然父为正尊,母为私尊,故母之尊不得伸之于夫,而犹得伸之于其子。……五服之例,经皆著之于书法中,传记注之言,不过推广经例。而《丧服》为周公完书,无佚文无漏义,郑君所谓凡不见者以此求之。窃取其义,撰《五服释例》,以成专门之业”云云(末题“同治七年(1868)著雍执徐,当涂夏燮嗛父叙”)。是书卷一为释尊服例,卷二为释正尊私尊服例,卷三为释不降服例,卷四为释尊降例,卷五为释厌降例,卷六为释专降例,卷七为释殇降例,卷八为释从服例,卷九为释报服例,卷十为释女君与妾异同例,卷十一为释适子庶子异同例,卷十二为释大宗小宗服例,卷十三为释族亲服例,卷十四为释士与大夫以上异同例,卷十五为释吊服例,卷十六为释五服精粗等杀例,卷十七为释五服变除例,卷十八为释兼服变除例,卷十九为释通礼例,卷二十为释变礼例。是书根据《三礼》,网罗众说,凡与服制有关者,皆以类相从,各为卷帙,有参互会通者,有举一相例者,可谓礼类罕见之作,既可使阅者诵者,一目了然,而历来解释争执及有舛误者,亦可于此穷其辨难,而得所折衷。惟于贵臣贵妾之服,仍不主马氏天子诸侯为服之说,而专主郑注为大夫,未免稍泥。清代言礼者颇多,如凌廷堪之《礼经释例》,与是书及《释官》诸作,皆极有功于礼位也,即偶有瑕累,亦不足为病,诚为宝贵之编也。是书有同治七年(1868)刻本。

猜你喜欢

  • 章介庵集

    十一卷。明章衮(约1537年前后在世)撰。章衮,字汝明,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御史,累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著有《章介庵集》。是集凡十一卷,首载《大学口义》、《

  • 凤凰厅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黄应培修,孙均铨、黄元复纂。黄应培,字竹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举人,道光元年(1821)任凤凰厅同知。孙均铨,字秋崖,辰谷人,进士,曾任永顺府学教授。黄元复,字柳桥,浙江仁和

  • 石田杂记

    一卷。明沈周(1427-1509)撰。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为人耿介独立,博极群书,风神萧散,以绘画名于当世,未仕。著有《石田集》、《石田诗集》等。《石田杂记》所

  • 四库全书

    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是我国历史上最大一部官修丛书。乾隆年间,清王朝政治经济正臻全盛时期,学术研究也因朴学的兴盛而呈繁荣景象。大批学者遵循汉儒训诂方法研治古籍,深感有将古今著作汇为总集以

  • 资治通鉴述

    无卷数,清陈诜撰。陈诜,著有《易经述》、《资治通鉴述》等。其中《资治通鉴述》有凡论三十二篇,所论上起春秋时的范蠡,下迄唐代的陆贽、裴度,篇末作史官论一篇,从陈诜所论述的史事看,战国时期的居十分之七,秦

  • 绍兴内府古器评

    二卷。旧本题宋张抡撰。张抡,字材甫,籍贯及生卒年代均不详。据史书记载,张氏以词章邀宠,并对《易经》颇有研究,官至知阁,著有《绍兴内府古器评》。是书主要记载汉以前各种古器。上卷记载九十八事,其中如周文王

  • 缦庐遗集

    四卷。清蒋传奎(约1917前后在世)撰。蒋传奎字斗南,湖南湘潭人,生卒年未详。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邮传部主事。入民国,改交通部佥事。是集为传奎卒后其子沅搜辑遗稿编辑。卷一卷二为古今体诗。卷

  • 延平文集

    三卷。《附录》二卷。宋李侗(1093-1163)撰。李侗,字愿中。世号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延平,为李侗所居之地。绍兴间,朱熹任同安主簿前后,曾于延平两会李侗而授其学,四年后李侗卒,计

  • 安陆集

    一卷。《附录》一卷。宋张先(990-1078)撰。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晏殊曾辟为通判,又尝知吴江县,官至都官郎中,故有“桃李嫁东风郎中”及“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

  • 说文闻载

    三卷。清谢彦华(生卒年不详)撰。彦华字石仙,南康(今属江西)人。其自序谓:“好读许书,参观段严诸家之说,会心不远,其乐无极;疑者莫释,质证情殷。今者精力老耋,学殖荒落,积年一得,敝帚自珍,证以前闻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