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人帖

人帖

四卷。清铁保(生平详见《惟清斋法帖》)辑。嘉庆十一年(1806)刻成。是铁保督漕运时,与汪稼门中丞出资所刻。所收宋二人,为范仲淹与文天祥。明二十五人,为方孝孺、王守仁、于谦、杨继盛、赵南星、高攀龙、熊廷弼、袁化中、杨涟、周顺昌、周茂兰、吕维祺、刘理顺,陈子龙、汤芬、孙临等。清一人,为陆陇其。铁保自题说:余移节金陵;得文征明、陆稼书两先生墨迹,于稼门中丞斋中,见王文成公《矫亭说》,又于友人处获观胜国名贤尺牍,觉天地至大至刚之气。在人心目,经千百家兵燹之余,卓然独存,似有鬼神呵护,历却不磨。因汇刻之,名曰“人帖”。凡只以书名者不收,欲使学者以人为帖,不以书为帖,学其书正学其人也。由此可见其辑此帖的旨意。此帖中范仲淹的《伯夷颂》,范氏后裔累代宝传。自然是宋代墨宝。乾隆末年,原迹毁于火,多此一刻,足广流布。文天祥书,《停云馆法帖》有二诗,《海山仙馆帖》有“慈幼堂”三字。文天祥忠烈之人,其书岂常人所能望,此收《正气歌》,笔意浅薄,与方考孺书《吴草庐诗》、杨继盛书《十八侯铭》都是伪书,应淘汰之。作者虽曰重其人非重其书,但书之真者,乃可与其人并重,对伪迹则不必言取。铁葆书名颇著,鉴古则非其所长,故不免所收有非真迹者。除去此数种赝品,其余皆可观。有清河漕督署本。

猜你喜欢

  • 中复堂全集

    十种,九十七卷。清姚莹(1785-1853)撰。姚莹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安徽桐城人,嘉庆年间进士,曾任福建知县等。在任台湾道时,正值鸦片战争,姚氏积极防御,曾击败英侵略军。咸丰初年任广西按察使,

  • 韵字急就篇

    十卷。清迮鹤寿、沈懋德同撰。鹤寿(1773-1836)字青崖,号兰宫,江苏吴江县人。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官池州府学教授。尚著《齐诗翼氏学》、《夏殷周九州经界疏证》、《九州分土疏证》、《蛾术编注

  • 征伐礼乐书

    即《龙飞纪略》。

  • 璞堂文抄

    十一卷。清许重炎(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许重炎字少来,荆溪(今江苏省常州)人,许昌国之子,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重炎工诗,著有《璞堂文抄》十一卷。本集多讲学之文,而持论平允,无喧争门户之习,对忠孝节

  • 旗务集览

    三卷。不著撰人名氏,亦无成书年月。是书为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二十四固山现行办事章程,其卷一、卷二为旗署印房应办事务,包括办理查阅外省营伍、考试应对宗室、拣选各等官缺、点验军器、盘查户部三库、补进内大臣、文

  • 青崖集

    五卷。元魏初(1232-1292)撰。初字大初,一作太初,号青崖。弘州顺圣(今河北阳原东)人。元世祖时为国史院编修,拜监察御史。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史称初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四

  • 汉魏石经集拓

    四集(原拓本)。汉魏石经集拓,凡四集。第一集为大兴孙壮集拓,前有民国十七年鄞县马衡的序和所编的目,计汉、魏两刻,凡一百一十六石,一千零九十八字。第二集为大兴孙壮与徐洪宝辑拓,前有目,为孙氏所编。计汉、

  • 补梁疆域志

    四卷。清洪孙(1804——1859)撰。洪孙,字子龄,一字芝舲,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地理学家。少孤,刻苦自励,精研古代地理学,著有《战国地名备考》等书。是书鉴于东晋十六国以来,州郡县的所属更改频繁,

  • 书目答问笺补

    四卷。清江人度撰。江人度,目录学家,生平不详。该书以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为底本,分类和编次均依照《书目答问》,对其加以补充,校正其中的错误。第一,补充《书目答问》没有记载的版本;第二,补充《书目答问》

  • 峨边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李宗锽等修,李仙根纂。李宗锽,曾知峨边县事。李仙根,荣县人。峨边旧无志,兹编为创始。《峨边县志》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共四卷,分十二门,依次为方域、建置、食货、礼俗、官员、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