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正义

仪礼正义

四十卷。清胡培翚(1782-1849)撰。培翚字载屏,一字竹村,安徽绩溪县(今安徽省东南部)人。嘉庆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户部主事。道光中假照案发,司员疏于检查监督者数十人,只有培翚及蔡绍江没有贪赃黩职,然而,仍然因为随同画诺而降级回家。主讲钟山云间书院,于泾川一再至,并且把引翼后进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培翚诚笃友谊,郝懿行、胡承珙遗书,全部依赖培翚次第付梓。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享年六十八岁。是书前面有罗惇衍作的序文,序称:绩溪户部胡先生,夙承家学(培翚祖匡衷有《仪礼释官》),邃精“三礼”。由于《仪礼》经为周公所作,有残阙而无伪托,郑注以后,只有唐代贾公彦疏盛行,而或解释经文而违背经的原旨,申述注而违背注的原意。因而,先生参稽众说,覃精积思四十余年,著成《正义》若干卷。先生自述其例有四:曰补注,补郑君注所未备;曰申注,申郑君注义;曰附注,近儒所说,虽异郑说,义可旁通,附而存之;曰订注,郑君注义,偶有违失,详为辨正。是书以“正义”为名的原因,是遵循以疏解注之例,因而,对于郑注全部加以收录,而对贾疏则有所删存。《清史》本传称是书上推周公、孔子、子夏垂教之旨,发明郑贾得失,旁逮鸿儒经生之所议,张皇幽渺,阐扬圣绪,诧为二千余岁绝学。这话对其赞扬虽然有些过当,然而,是书搜采之博、鉴核之精,论说之持平,诂解之求是,实为治《仪礼》家所罕见。是书所引,除诸经注疏外,还有诸史志之言《丧礼》者。其它如《白虎通经典释文》、《通典》、《通考》礼书诸书,如马王诸注及魏晋南北朝人注,凡是有所涉及者,无不加以搜录。宋元以来,诸儒著述涉及到本经者,譬如朱子《经传集解》(《丧礼》黄干修)、张淳《仪礼释误》、李如圭《仪礼集释》及《仪礼释宫》、杨复《仪礼图》、元代吴澄《仪礼逸经传》、敖继公《仪礼集说》、汪克宽《经礼补逸》、明代郝敬《仪礼节解》,清代顾炎武、毛奇龄、张尔岐、万斯大、方苞、吴廷莘、任启运、江永、沈彤、盛世佐、秦蕙田、徐乾学、卢文绍、任大椿、程瑶田、戴震、王士让、藏琳、金榜、段玉裁、阮元、张惠言、惠栋、褚寅亮、王念孙、钱坫、焦循、凌曙、胡承珙、徐养原、王聘珍、金曰追、吴卓信、郑珍等之书,对于是者加以阐明,对于非者加以辨正,对于可疑者加以保存。自贾疏以后,还没有如是书之博大精深者,此书确实为治礼家之杰作。此书有木犀香馆家刻本。

猜你喜欢

  • 耳食录

    初编十二卷,二编八卷。清乐钧撰。乐钧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六年(1801)举人,以后屡次会试不中。家贫,同母亲居江淮间。乐钧是江西继蒋士铨之后有诗名的人。著有《青芝山馆

  • 论语殷氏解

    一卷。晋殷仲堪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仲堪陈郡(今河南淮阳)人。官至振威将军。《晋中兴书·陈郡殷录》载:“殷仲堪少好学,能清言。”《晋书本传》云:仲堪能清言,善属文,每云三日不读道德论,便觉舌笨间强。其

  • 挹青轩诗稿

    一卷。清华浣芳(1662?-1722?)撰。浣芳,江苏苏州人,张荣之妾,工诗。年二十三而卒,张荣刊其遗诗并作序。《序》称浣芳九岁时梦见唐太宗召唐一代诸诗人教她作诗,其事怪诞。《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荣

  • 东畬集

    十四卷。明钱琦撰。生平详见《钱子测语》二卷辞目。此书为钱琦之子所编,共十四卷。《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其文如申请设县事宜以及论御寇、劝捕蝗诸作,皆能留心事务。诗则气味和粹,而警策者稀。陆师道称其七

  • 秦汉文钞

    十二卷。明冯有翼(生卒年不详)编。冯有翼字君卿,浙江杭州人。此书前后无序跋,不知刊于何时。其版式则万历以后之坊本。凡秦文二卷、西汉文五卷、东汉文三卷。冠以《楚辞》惟录《卜居》《渔父》二篇,题为秦人,不

  • 子夏易传

    一卷。清黄婉璚(1804-1830)撰。黄婉璚字葆仪,湖南宁乡人。城步县学训导黄本骐之长女,拔贡浏阳欧阳道济之妻。黄本骐颇能诗,黄氏濡染家学,年十二即习为吟咏。卒后,道济搜其遗稿,请婉璚叔父黄本骥删存

  • 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考证

    二卷。叶德辉撰。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杭州)后,曾于国史馆建秘书省,搜访遗阙,优赏献书,馆阁所藏,日渐丰富。当时汇次书目得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至宋宁宗时又得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

  • 沈氏经学六种

    二十卷。清沈叔撰。沈叔,生卒年不详,字和甫,江苏常熟人。一生致力经学研究,所得甚少。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是一本汇释群经音义的专书,采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训诂之异同。宋人将《经典释文》散

  • 惟实集

    四卷。《外集》一卷。元刘鹗(12901364)撰。初名《鹫溪文集》。鹗字楚奇,永丰(今属江西)人。皇庆间以荐授扬州学录。累官江州总管、江西省参政。鹗曾为翰林修撰,与虞集、欧阳玄、揭傒斯等游。此集为其子

  • 左传古本分年考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评议》撰。《春秋》经与《左传》原本各自为书,晋代学者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将经传合而为一,分《左传》之文于经文之下。而《左传》之文本来就不是每年各一篇,往往一篇中有几件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