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何氏学

何氏学

二卷。何治运(1775-1821)撰。治运字郊海,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清学者。乾隆丙子(一说嘉庆丁卯)举人,大挑教谕。平生洽闻强识,嗜笃汉学。阮元督粤时,曾聘他纂修《广东通志》。后游浙中,巡抚陈若霖刊刻他所著经解及论辨文字四卷,名为《何氏学》。与陈寿祺友善,及卒,寿祺称无与为质,不获以辅成其学。其他所著尚有《公羊精义》、《论语解诂》、《孟子通义》、《周书后定》、《传子后定》、《太玄经补注》、《纂文捃逸》、《东越志》、《姓苑钩沉》等。本书原为四卷,前二卷是经说,后二卷为杂著,这里是前二卷。治运之学,深于《说文》。如《读易》条内,认为“夕惕若夤”,乃是古文,改“夤”作“厉”的,就是今文。《说文》:“夤,敬惕也”,因此文言说“惕”,已包括“夤”在其中。但作“夤”上可与“田人乾”叶韵,下可与“渊天人”叶韵,如果作“厉”,就无韵了。这可以纠正王引之《经义述闻》之错。《读说文》条内有“读若破之”,根据《说文》:“,败瓦也,从瓦反声”,认为“破”当作“破”。可纠正钱氏《说文答问》“”作“”、段氏《说文解字注》“”作“放”之错。再加上《杂著》中《书段氏〈说文解字注〉后二篇》所论“昏”字、“笑”字、“奂”字及《书钮氏〈说文新附考〉后》所举、琛、茗、呀、透、闹、鸭、剜、筠、篙、倜、袄、觌、嵌、屿、悱、恳、惹、瀛、潺、淼、霎、鳐、妲、琵、琶、瓷、蜢、鳌、坳、塔、钏、酩、酊、件、借、峰、等字,都援证确当,可以订正段、钮两家的疏谬。其以籀文论证石鼓,称不必指作哪一王之时,又认为石鼓中“六、马”二字,宋本剥蚀中似作“”字,与第九鼓“”字下面一字相同,那么作“六、马”之处就错了。天一阁本依别本割一“六”字补入,痕迹可寻。此说未经人道。他所考证,多有此类。只是《读尚书》诸条,张扬梅、阎之声势,所见多偏。有嘉庆间爱日轩刊本。

猜你喜欢

  • 周铜鼓考

    一卷。马衡撰。马衡(1881-1955),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字叔平,浙江鄞县人。192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主任,1925年以后任故宫博物馆副馆长、馆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马

  • 御定月令辑要

    二十四卷。图说,一卷。李光地等奉敕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圣祖以明朝冯应京所撰《月令广义》二十五卷体例粗备,但采录有关著述繁简失当、雅俗不分,特命李光地等另行编纂,门类因仍其旧,删除无稽之谈,

  • 侍卫琐言

    一卷,琐言补一卷。清宗室奕赓撰。奕赓,号鹤侣,和硕庄襄亲王绵课子。道光时官至三等侍卫。此书是其承差六年的产物,撰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书末自署为“天下第一废物东西”。作者在该书中记载了紫禁

  • 静轩集

    十三卷。明陈宜(约1456前后在世)撰。陈宜字公宜,号静轩,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由工科给事中历官至兵部侍郎。据明路璧所作《陈宜小传》中称宜“有《金台集》、《金陵集》、《

  • 如梦缘传奇

    二卷。清陆和钧(?-1864)撰。陆和钧,字伯和,号菊生。浙江萧山人。一生郁郁不得志,博学,善诗画,性宕不羁。是编演《聊斋志异》所载连琐事,凡三十出。以本传有十余年如一梦之语,即取以名剧。前载咸丰十年

  • 宛邱集

    七十六卷。宋张耒(1054-1112)撰。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县)人。北宋诗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历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迁著作郎、史馆检讨。绍兴初,知润州,以坐党

  • 双云堂稿

    十二卷。清范光阳(约1703前后在世)撰。范光阳,字国雯,号北山,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改庶吉士,官至福建延平府知府。范光阳工诗,本集是他晚年所手定,殁后其孙

  • 张子钞释

    六卷。明吕楠(见《泾野子内篇》)撰。此书为张载的著作汇编。书前有嘉靖二十年(1541)吕楠的自《序》,称张子的著作只存《西铭》、《东铭》、《正蒙》、《经学理窟》、《语录》、《文集》等,而《文集》又未完

  • 律服考古录

    一卷。清杨峒撰。杨峒,山东益都县人,生平及生卒年未详。该书内容是考证古代服丧之礼,其体例是先录有关条目,再考证《仪礼》以及历代不同说法列于后。至于《仪礼》所列“大夫降服”等条文,不是清代所用,及衰服等

  • 学术辨

    一卷。清代陆陇其(1629-1692)撰。陆陇其见《古文尚书考》条。其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崇尚程朱学说,反对王守仁之说。此书分上、中、下三篇,都是驳斥王(守仁)学的论述。其中上篇叙述王学之产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