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余冬序录

余冬序录

一名《燕泉何先生余冬序录》,六十五卷。明何孟春(详见《文简疏议》条)撰。此书体例近似王充的《论衡》。共六十五卷,分内、外二篇,内篇二十五卷,一至五卷多论君道,六至二十五卷多论古今人品。外篇三十五卷及又闰五卷,均为杂论,以各自伦数为序,遂题为《余冬序录》。书首有何孟春自序,序中称:“……春也,少而仕宦,俸足自资,虽鞅掌王务,然未必无三余之隙,而性顾慵惰,比当开卷辄帐然止。嘉靖甲申,因言事调官南部干局,稍闲,乃理旧稿。乙酉冬闰,既稍有成帙,又明年得养病归山林,益多长咎,四体不勤,此心难恕。明年乃命儿子仲方取书稿而编辑之。岁亦适丁戊于冬闰,夫予之为学,犹是闰尔。帙成六十余卷,以岁阳为序,起毕辜尽极阳,遂题曰《余冬序录》。比诸昔贤,岁之余春,已不能不失之虚度,而况于以日以时乎?……”何孟春在三十岁之前已开始写作此书,初名《子元案垢》,共成二帙,十卷。中岁又欲作《山天志》,取《易》所谓多识前言性行之义,无奈体多病无力,中途而止。老年多病,自觉学无进益,每翻旧稿,心里便觉愧惭,于是便令其子编辑整理,为了凑篇幅,将何孟春十六、七岁时所论著之书以及平日应付他人求请文字之作一并收入,炫博贪多甚为芜杂。大旨主于品藻得失,不主于考证同异,且好为高论,不免流于迂僻。此书有明嘉靖间刻本,十三册,书首有自序及明嘉靖七年(1528)又记,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有明万历间刻本,也为十三册,书首有明嘉靖七年自序,明万历十二年(1584)杨可大序、黄齐贤序,现存美国国会图书馆。另有《余冬序录摘抄内外篇》,共六卷,收入《纪录汇编》之中。

猜你喜欢

  • 金陵丛书

    四集,五十四种,四百七十六卷。民国蒋国榜编。蒋国榜字苏盦,江苏上元人。生卒年不详。丛书最初是江宁翁长森,辑其乡贤遗著世所罕传者,从六朝到当世,约数十种,欲刊刻,后因病逝未刊成,传其书于蒋国榜,蒋氏择五

  • 驳吕留良四书讲义

    不分卷。是书首录雍正九年(1731)十二月十六日上谕一道。次录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朱轼、礼部右侍郎吴襄等崇正黜邪一疏。编修顾成天奏请将留良之《讲义》、《语录》派员查阅,将书中抄袭先儒及议论悖谬、引据舛

  • 心响往斋用陶韵诗

    二卷。《壬癸诗录》一卷。《于南诗录》二卷。清孔继(?-1858)撰。孔继字宥函,山东曲阜人。生年不详。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刑部主事,改南河通判。归养后时逢太平军进攻,江浦大营失陷而阵亡。其人

  • 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

    十卷。金寇才质(生卒年不详)撰。寇才质,字志道,古襄人。他喜好恬淡之乐,不争功名利禄,曾研究丹经卜筮之术。撰有《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寇才质认为老子之经,章章有旨,且深且远。又以为前人诸家《老子》之

  • 周易洞林

    无卷数。辑佚书,晋郭璞撰,有多种辑本。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官至尚书郎,精于卜筮,尝撰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名为《洞林》。其事见于《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载,《洞林》原为三卷。《

  • 耕霞溪馆法帖

    四卷。清叶应阳辑。叶应阳字蔗田。此帖是叶应阳于道光间选于墨拓之精美者,自晋至明,得数百种。原帖首无题名,只书中有“耕霞溪馆”印迹。其中重摹《绛帖》,与《筠清馆刻》多同,且更加精湛。《乐毅论》、《玉版十

  • 石初集

    十卷。《附录》一卷。元周霆震(1292-1379)撰。霆震,字亨远。安成(今属江西)人。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简称石初。早年刻意学问,曾从宋诸遗老游。延祐中,行科举法,再试不中,于是杜门专意

  • 丧服古今集记

    一卷。南齐王俭(452-489)撰,清马国翰辑。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僧绰子,自幼好学,宋明帝选为婿。仕宋官至吏部郎,后附萧道成(齐高帝)禅代诏策多出其手。入齐,为尚书左仆射。武帝时

  • 宫室考

    十三卷。清任启运(1670-1744)撰。启运字翼圣,居近古钓台,也称钓台先生。江苏荆溪(今宜兴)人。雍正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乾隆时历官中允、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官至宗人府府丞。精理学,宗朱熹

  • 李伯文诗集

    二卷。明李奎撰。李奎字伯文,号珠山。又号龙珠山人。归安(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起家力笔,官锦衣从事。奎当时不仅以诗鸣,且为贤者,尚气节。沈炼具疏弹劾严相父子,奎倾身庇之,故严世藩欲中以奇祸。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