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偃曝谈余

偃曝谈余

一名《偃曝余谈》,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条)撰。书首陈继儒自跋云:“余入冬喜负暄读书,已渐相昵。往往狎夏日鼾睡以为快。庶几有鲁恭士阳之意与。客笑不能从。云:‘王僧达云:寒荣共偃曝。孟浩然云:草堂时偃曝。则请与眉道人尘尾共之。’余退而记与客谈者,”因名之曰《偃曝谈余》。此书共上、下二卷,取其平日与客谈者钞撮成书,没有什么考证,时有纰漏。尤其是所纪历代年号一则,遗漏尤多。如年号“太始”,只记有汉武太始、晋武太始、张玄靓僭号太始。而漏掉南朝梁太清五年,侯景废豫章王萧栋,自称帝,国号汉,建元太始(公元551年)。又如“永平”年号,在历史本出现五次,而陈继儒只记有“汉明永平,拓拔恪永平,王建僭号永平”三次,而漏掉晋惠帝永平及隋朝李密建立的农民政权也以永平为号二次。凡此种种,参用时应详核。也有一些内容系摘自他人之书,而略加以评语。如“桑悦《客星亭记》云:‘客星有曰周伯,曰孝子,曰王蓬絮,曰国皇,曰温星,凡有所犯,无不菑凶。’《后汉书·天文志》:‘客星居周野,光武崩应之,于此不书,似因子陵而讳占也。且犯帝之变,刘聪遂亡,光武无应者,岂目前下贤一事,亦可弭其菑患欤。’此论奇特,民怿非徒狂者。”等等。此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眉公十种藏书》本、《说库》本等。另有《续偃曝谈余》一卷,收入《稽古堂丛刊》之中。

猜你喜欢

  • 鹿皮子集

    四卷。元陈樵(1278-1365)撰。陈樵,字居采。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至正间遭乱不仕,遁居于谷,衣鹿皮,因自号鹿皮子。此集题为庐联子友编。“其古诗落落有奇气,诗古体五言胜七言,近体七言胜五言。”

  • 韩湘子得道

    见《韩湘子全传》。

  • 春秋浅说

    一卷。清宗室寿富撰。作者认为《春秋》三传不可废,舍三传不能通《春秋》,但《春秋》之旨,有可以不待传而见义的。《春秋浅说》从《春秋》中摘一百九十余事,以作者本人的理解加以解说,评断褒贬,往往凭私臆决。该

  • 增辑清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陈钜前、傅秉鉴修,张敬承纂。陈钜前,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清平知县,宣统二年(1910)复任。傅秉鉴字蘅唐,邑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由

  • 亦庐诗集

    二十八卷。清汤斯祚(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汤斯祚字衎之,号亦庐,南丰(今江西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中以贡生官江西新昌县训导。斯祚工诗,笔力爽健,而功力尚浅。是集以编年为次。其居家则有《超遥书

  • 歙砚志

    三卷。明江贞撰。江贞,字吉夫,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任绍兴府教授。其著作有《歙砚志》。是书主要记载歙州砚台及其有关事宜。其内容是将饶州太守叶良贵与其弟东昌太守叶良器所撰《砚志》及江氏族

  • 阴符经质剂

    一卷。明方时化(详见《易引》)撰。前人研究《阴符经》者,多达数十家。唐宋学者以道家、兵家、神仙家言释经。自金代刘处玄始,参以佛经解之。明代焦竑喜谈禅说,亦以佛理释经。方时化作《阴符经质剂》,认为“阴符

  • 史通会要

    三卷,明陆深撰。陆深(1477-1544年);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十六年(1537年),召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

  • 春秋国名考释

    三卷。清鲍鼎撰。鲍鼎,丹徒(今江苏丹徒)人。钻研金石学,著有《墨厂金石三书》等。《春秋国名考释》对《春秋》经传中所见诸侯国名详加考订,有民国年间石印本。

  • 读书漫笔

    十八卷。明方澜编撰。澜为福建莆田人,正德丁丑(1517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摘录自《汉书》至《唐书》等各家正史中有关字句,兼有训诂、评论等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载有清两淮马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