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劝善书

劝善书

二十卷。明仁孝皇后撰。仁孝皇后徐氏,为中山王徐达之长女。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太祖朱元璋闻其贤涉,于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燕王朱棣即位,册为皇后。并说:“南北每年战斗,兵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言:“当世贤才皆高皇帝所遗,陛下不宜以新旧间。”尝召见命妇,赐冠服钞币,谕曰:“妇之事夫,奚止馈食衣服而已,必有助焉。朋友之言,有从有违,夫妇之言,婉顺易入。吾旦夕侍上,惟以生民为念,汝曹勉之。”曾采《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曾劝成祖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畜外家。永乐五年崩,年四十六。谥仁孝皇后。此书成于永乐三年(1405年),共二十卷,其所采辑兼及三教,盖意主劝戒下愚,不及其所作《内训》之纯粹。此书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卷一六八二五至一六八四四中辑出,列入存目。书中收录先秦至元代历代因果报应之事,以劝戒世人行善。各条俱不注出处,经考,宋朝事多采《夷坚志》,唐以前事多采自《太平广记》。此书之价值有三,一是可校勘今《夷坚志》、《太平广记》等书之脱误。如《夷坚乙志》卷六“陈邦光”条云“当直伍伯从求钱百千”,文意费解,据《劝善书》知“伯”下脱“者素凶暴不仁”六字。又《夷坚乙志》卷十一“巩固”条,“徙之日”下脱“巩梦周氏之夫告之曰:‘尔强取屋业,逐我妻与孙,我已告于阴司,明年,尔全家亦来纳命”三十四字。二是辑佚之用,《夷坚志》现半数已佚,此书所录宋事不见于今残本者,可能出于此书之佚卷。三是此书所录内容均系历代社会情状,是研究社会各阶级状况的宝贵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此书有明永乐间刻本二种,一种为十册,书首有永乐三年仁孝皇后自序、永乐五年(1407年)朱高炽序、朱高序、朱高燧序、丘福、胡广等启。现存北京图书馆。一种为二十册,为日本和尚释明所点读本,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有明刻本,五册,此本为小字本,是郡国所翻刻也,现存北京图书馆。此外还有明钞本,残存第三、四、八、十、十三(仅存七至十六页)、十五等七卷,共七册,现存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四书小注约编

    四十卷。清郑士范(详见《春秋传注约编》)撰。士范喜讲程朱之学,早年读《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朱子或问》,参之《语类》、《文集》,撰《朱子约编》一书。及读明《永乐四书章句大全》,病其于朱注下双行小注繁芜

  • 南唐拾遗记

    一卷。清朝毛先舒撰。毛先舒(1620-1688),字椎黄,后来更名骙、字驰黄。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诸生。又尝从刘宗周讲学。不求仕进,能诗文、精通音韵,为西冷十子之首。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人称

  • 仪礼释宫增注

    清江永(1681-1762)撰。永字慎修,西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康熙时诸生。博古通今,专心十三经注疏,于三《礼》之功尤甚,精于考证。弟子甚众、戴震等人曾受其学。著述颇丰,有《周礼疑义举要》、《古韵标

  • 小儿药证直诀

    ① 见《钱氏小儿药证直诀》。②见《保赤汇编》。

  • 宙合编

    八卷。明林兆珂(详见《毛诗多识编》条)撰。此书是林兆珂考证之文,分为六门。一为“泰真测徼”,内容皆以谈论天地为主;二为“珍驾提羽”,均为谈论经籍:三为“墨兵微画”,皆谈史传;四为“汉畴剽耳”,皆谈世务

  • 易纬是类谋

    一卷。“是类谋”也作“筮类谋”。《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马端临《经籍考》著录一卷,郑康成注。此书全部用韵语编辑而成,古质错综,另为一体。《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各书引其文甚多。四库馆臣将其与《

  • 推篷寤语

    九卷。余录一卷。明李豫亨(生卒年不详)撰。李豫亨,字元荐,松江(今上海)人。著有《推篷寤语》、《三事溯真》等,多涉释道家言。书首自序中言:“舟之亡所见者,篷蔽之;人之懵所知者,寐障之。此书欲启昔之寐,

  • 尚书删补

    五卷。明汪康谣撰。汪康谣字康征,广东海阳人;而《进士题名录》则云直隶徽州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未知孰是。明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漳州府知府。本书首有王佐序,以及汪康谣自序和其子汪鼎和纪述。自序称:“檇

  • 古文辑选

    六卷。明冯从吾(约1603年前后在世)编。冯从吾,字仲好,陕西长安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元儒考略》。是编所录古文,自春秋、秦、汉以迄宋、元,仅百余篇,自谓皆至精者。然其主旨以近讲学者为主,并不单以文章

  • 孟子论文

    七卷。清牛运震(详见《论语随笔》)撰。运震著有《诗志》,以寻常论诗之法论三百篇。是书又以寻常论文之法论《孟子》。孟子生于战国,欲引当时的君道,势必因机而导之。如“太王好色,公刘好货”等语,骤读之好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