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郭集

北郭集

① 六卷。《补遗》一卷。元许恕(?-1314)撰。恕字如心。江阴(今属江苏)人。元至正中,授澄江荐院山长。不久天下已乱,恕乃辞官遁迹海上。与山僧野人为侣。此集为其子礼部主事节所辑。六卷,《补遗》一卷,附录其子节诗六首、孙辂诗二首,又许穆诗二首,许云诗一首。为其族孙裔所续入。《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恕诗格力颇遒,往往意境沉郁,而言节高朗,允元季靡靡之音。”有清曹琰抄本(题名《北郭诗集》,藏于北京图书馆)、《江阴丛书》清光绪、宣统间江阴金氏粟香室岭南刊本、《粟香室丛书》清光绪至民国间江阴金氏刊本、《四库全书》本。② 六卷。明徐贲(1335-1393)撰。徐贲,字幼文,祖籍四川,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号北郭生。元末,张士诚抗元,招为僚属,徐贲避居湖州蜀山(今浙江吴兴)。洪武中,被荐入朝,官至河南左布政使,后以军队过境,犒劳失时,下狱死。徐贲能诗,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称“吴中四杰”。并擅画山水,取法董源、巨然,笔墨清润。亦精墨竹,存世画迹存《蜀山图》等。著有《北郭集》六卷。有成化二十三年(1487)吴群张习刻本,共十卷。是集为万历年间陈邦瞻重新刊印,改为六卷。因其客吴时常居城北之齐门,故名集曰北郭。徐贲天性端谨,不逾规矩,故其诗才气不及高、杨、张,而法律谨严,字句熨贴。长篇短什,并首尾温丽,于三家别为一格。其诗在清润恬雅之中,常流露出凄楚之情。顾起纶《国雅》亦评其诗为“词采遒丽,风韵凄朗,殆如楚客丛兰、湘君芳杜,每多惆怅。”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歧路灯

    清李海观(1707-1790)撰。李海观字孔堂,号绿园,河南宝丰县人。他出身于农村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三十岁时中乾隆元年恩科举人。但在中举之后,科名上并不顺利,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共逢三次会试,皆落第,继

  • 性理标题汇要

    二十二卷。旧本亦题明詹淮(见《性理综要》)、陈仁锡(见《性理综要》)同编。但核检其文,与《性理综要》相同。原因是书坊商以原刻常见,故改为新名以求快售。实为一书,非为两本。

  • 易纂言

    十二卷。元吴澄(1249-1333)撰。吴澄字幼清,号草庐,崇仁(今属江西抚州)人。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至元中,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澄至京师。至大元年(1308年),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英宗

  • 水村易镜

    一卷。南宋林光世撰。光世字逢圣,莆田人。《馆阁续录》记载他淳祐十一年(1251)因易学被召进宫,在秘书省检校文字。第二年到常州教书,文字职事如旧。宝祐二年(1254),补迪功郎,添差江西提举司干办公事

  • 大学问

    一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详《仲氏易》条。该书乃毛氏为答其门人邵廷采之问而作,据其所作《大学知本图说》敷衍之,大旨仍主王阳明“致良知”。

  • 道山集

    六卷。明郑棠(约1414前后在世)撰。郑棠字叔美,浦阳(今浙江浦江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永乐中官翰林检讨。著有《道山集》。是集凡六卷。首卷为赋,卷二为辞、颂、铭、赞及四言、五言古体诗、歌行、乐府、七言

  • 禹贡拣注

    二卷。清萧光远撰。萧光远字吉堂,遵义(今属贵州省)人。本书上卷为《山水汇钞》,下卷为《各州总论》,大抵以胡渭的《禹贡锥指》为主,同时参考《水经注》和马俊良所绘的《锥指》四十八图,拣择旧注,推阐确解,订

  • 唐碑选

    一卷。清翁方纲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翁方纲前后选唐碑五十余种,集为一卷。后姚觐元得其抄本刊印,为咫进斋本。

  • 禹贡山川考

    二卷。清李荣陛撰。李荣陛字奠基,号厚冈,江西万载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胡思敬在《豫章丛书·李氏四种》跋里称,李荣陛曾经以进士服官云南,“其著述未刻者,藏于家而稿本涂乙增补,有夹签多凌乱”。今观此书,亦

  • 百川书志

    二十卷。明高儒撰。高儒,字子醇,自号百川子,籍涿州(今河北涿县)。虽为武将,却素喜读书习文,亦好藏聚,与福建陈第(1541-1617)皆为名重一时的藏书大家,且在藏书质量上尤胜一筹。此目仿照宋晁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