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三经客难

十三经客难

五十五卷。清龚元玠(1703-1784)撰。元玠字鸣玉,一字瑑山,号畏斋,江西南昌(今南昌市)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贵州铜仁县知县,在任完善城建,倡修学宫。后降改教职,补抚州府教授。元玠少贫好读书,未曾从师学习,自学成材,博通群籍,历碌贯串,不仅为一家言。所著除本书外,尚有《畏斋文集》四卷,《黄淮安澜先资编》二卷,《经学策》一卷,《史学策》一卷。本书共有:《易》二卷,《书》四卷,《诗》四卷,《三礼》十三卷,《春秋》二十四卷,《四书》七卷,《尔雅》一卷。书名虽为“十三经”,实际上只有十经,因《大学》、《中庸》本来就在《礼记》之内,而《孝经》一卷书稿已经散失。书中《周易客难》认为后天八卦定于伏羲,其文辞是周公所作,这是创解。但喜欢援引史实来印证《易》,这往往不太合适。《书经客难》论证东晋古文之伪,颇有见识,但偏信《竹书纪年》又失之太过。《诗经客难》在《卫风》、《郑风》方面对朱熹《集传》颇有匡正,但也有因个人好恶而妄加臆说的。《春秋客难》自称释事根据《左传》,释义取自《公》、《穀》以至汉唐宋元明诸家,其实不但未采用《公》、《穀》,凡是与《左传》异义的都不曾取用。《礼记客难》、《仪礼客难》都很少有所阐发。《周礼客难》颇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论语客难》、《孟子客难》也颇有创见,《大学客难》、《中庸客难》大多空言无实,而《尔雅客难》仅有释训、释地、释畜各一种,似乎尚未成书。有道光江西刻本。

猜你喜欢

  • 周稚圭年谱

    一卷。清周汝筠、周汝策辑。汝筠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官至江西督粮道。汝策事迹未详,二人俱为谱主之子。谱主周之琦(1782-1862),字稚圭,号退庵。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嘉庆十三年(1808

  • 汉隶分韵

    七卷。不著撰人名氏与编撰年代。考其分韵,以一东二冬三江等标目,当为元韵而非宋韵。取宋洪适等所集汉隶,依次编纂,又以各碑字迹异同,缕列辨析。《四库提要》云:“考吾邱衍《学古编》,有‘合用文集品目一门,其

  • 中州金石考

    八卷。清黄叔璥撰。黄叔璥(约1680-1750),号玉圃,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常镇扬通道。其为监察御史时,曾巡视台湾。著有《中州金石考》、《南征纪程》等书。本书系其

  • 学易居笔录

    一卷。元俞镇(生卒年不详)撰。俞镇字伯贞,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为作者阅读经史百家之书,随笔记录之文。全书分条记录,共四十九条。主要杂取经史成语及古人格言。重视儒家学说,颇斥佛学和道

  • 独学庐初稿

    十三卷。《二稿》十一卷。《三稿》十一卷。《四稿》九卷。《五稿》二卷。清石韫玉(1756-1837)撰。石韫玉,字执如,号琢棠,又号花韵庵主人,又称独学老人。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中一甲一

  • 说文引经异字

    三卷。清吴云蒸(生卒年不详)撰。云蒸字小岩,安徽歙县人。此书取《说文》所引之经与今经不同者,分经罗列,依《说文》部次字次为序,每字首列篆文,次录所引经文,并考石经所从之字,凡通转、假借,悉加辨别,共计

  • 平山冷燕

    二十回。原刻本不题撰人,有天花藏主人序,观其内容实为作者自序。后来刊本有题“荑秋散人”、“荑狄散人”、“荻岸散人”、“夷荻山人”者。清代有人认为作者是康熙年间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张匀或张劭,但证据不足

  • 楚辞补注

    十七卷。宋洪兴祖(1090-1155)撰。洪兴祖,字庆善,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宋徽宗政和中登上舍第。南渡后,历任秘书省正字,太常博士等职。后出知真州、饶州,兴学开荒,有政绩。因触犯秦桧而编管昭州卒。

  • 侍讲日记

    见《吕氏杂记》

  • 全体阐微

    三卷。美国柯为良(生卒年不详)译。书前有光绪六年(1881)林鼎父(生卒年不详)、柯为良二序。林氏在序中称:柯为良来闽施医十几年,曾口译《全体阐微》,且让林氏以笔录之。林氏因医务繁忙,虽有志而未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