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韵考

古今韵考

四卷。清李因笃撰。李因笃(1661-?)字子德,更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县人。明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强行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以母老多病上疏辞归。工诗文,长于音韵训诂。与李容、李柏齐名,并称“关中三李”。又与顾炎武交谊深厚。曾讲学朝阳书院。名书室寿祺堂。尚著《广韵正》、《汉诗音注》、《汉诗评》、《寿祺堂集》等。案顾炎武《音学五书》出后,毛奇龄撰《古今通韵》立五部三声两界两合之说以难之。因笃尝与毛氏论古韵,不合,毛氏强辩,因笃气愤之极,遂拔剑斫之,奇龄骇走,当时传为快事。因笃对于顾氏古韵之说最为倾服,顾氏《音学五书》,因笃尝预参订。炎武亦云:深知吾书,海内惟李生一人。其互相推重如此。是书原附于《汉诗音注》,嗣复别本单行。内容可分四类:一依顾氏十部,集为汉魏六朝唐人通用韵;二认为顾氏“入为闰声”之说最为可信,遂汇录入声,就所转去声分为四部;三专集唐人古诗通用之韵,依平水韵且提纲于前,以著其稍异于汉魏者;四取唐初盛诸公近体诗尝用之韵选录之,以见唐人律韵之严。因笃古韵之说虽无甚发明,然是书条分缕析,简明而严谨,是音韵学史研究颇有价值的著作。是书有《咫进斋丛书》(第二集)本、《音韵学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香河县志

    ①十一卷。明沈惟炳纂修。沈惟炳,号炎洲,湖北孝感人,万历进士,历官香河县知县、通政史、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香河旧无县志,沈惟炳任知县后,以前县令沈万钶辑县志稿为底本,参证府志及邻县志乘,并广征杂记,

  • 三十六湾草庐稿

    十卷。清黄本骐(约1821年前后在世)撰。黄本骐字伯良,号花耘,湖南宁乡人,生卒年未详。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城步县学训导。此集分年编次,共古近体诗九百八十二首。黄本骐少与其弟本骥齐名,喜言诗

  • 春明梦余录

    七十卷。明清之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注》)撰。是编属杂记,所记只限于明代北京。分四个层次,首记建置、形胜、城池、畿甸;次记城防、宫阙、坛庙;再记官署;终记名迹、寺庙、石刻、岩麓、川渠、陵园共计十四门,

  • 孙文垣医案

    见《孙氏医案》。

  • 直指算法统宗

    见《算法统宗》。

  • 拙庵集

    九卷。明杜(生卒年不详,约为元末明初)撰。杜字致道。山西壶关人。元末举河东乡试第一,授高平教谕,迁台州学正。洪武中征为四辅官,以老病辞归。此编共诗六卷,杂文三卷,末以诸家赠诗及传略、行状为附录。诗文按

  • 剑合斋帖

    六卷。明陈钜昌辑刻,董其昌书。此帖为陈氏辑刻四种董书之一。明代以来,汇刻董氏书迹者日益增多,但往往失于鉴别,使得真伪共存一体。而陈氏与董其昌为姻亲,且所选刻书帖皆经董其昌加以鉴定,所以除董氏自刻本外,

  • 紫阳真人悟真篇

    见《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详说》

  • 孝经大义

    ① 一卷。元董鼎撰。董鼎详见《尚书辑录纂注》条。朱熹作《孝经刊误》,只是厘定经传,删削字句,而没有加以训释。鼎于是因朱熹改本,为之诠解。凡改本圈记的字,一律予以芟除;改本辨正的语句,仍存于各章的后面。

  • 读法言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撰。是书为读诸子札记之第十四种。《学行》篇,“以其所葬”,以五臣注本作“其所以葬”。《重黎》篇,“者”读为“诸”,“也”读为“邪”,谊皆精,即《孝至》篇,“宗夷猾夏”,从《广雅释诂》“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