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器具名

古器具名

二卷,附古器总说 一卷。明胡文焕(详见《文会堂琴谱》)编。是书主要记载古代器具。书中对每一古器各绘一图,先绘博古图或考古图,次绘《欣赏编》中之图。《欣赏编》中之图,是抄袭《说郛》中所载的《古玉图》。《古玉图》是元代朱德润所编。刊刻《说郛》者,收入《古玉图》时,没刻书前朱氏自序,而沈润卿的《欣赏编》也根本没有说明书中之图的来历。更有甚者,胡氏编是书时,竞直取《欣赏编》之图以为据,未免以讹传讹。另外,博古、考古所载古玉之图十分完备,然而胡氏在编写是书时,却对每一古玉之图,只取其一,也不加说明,使读者不知其图取自何处。书末所附《古器总说》,其书文字全部抄袭《博古图》,并加以割裂,致使是书文字十分混乱。特别是钩摹古篆,因不解前人笔法,结果谬误百出。后人引用此书时,一定要慎重,以免谬种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列为存目。

猜你喜欢

  • 富国策

    三卷。英国法思德(生卒年不详)撰,汪凤藻译。法思德,英国著名学者,自幼失明,仍矢志勤学,终成栋材。先任英国国学教习,后提升为英国会大臣,凡英国政务涉及法思德所学范围内,无不与他商议后再作决策,故法思德

  • 蔡氏律同

    二卷。明蔡宗充(生卒年不详)撰。蔡宗兖字我斋,山阴人,正德丁丑(1517)进士,官至兴化府教授。该书以《本性》、《稽数》、《候气》三篇为上卷,以《文声》、《协律》、《制器》、《正度量权》四篇为下卷。其

  • 东河棹歌

    一卷。清丁丙撰。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诸生。咸丰十一年冬(1861)太平军攻入杭州,与兄丁申在战乱中购买图书,共万余卷。藏书室沿用其祖父丁国典八

  • 残本经史绪言

    一卷。清朱董祥(生卒年均不详)撰。长洲(江苏苏州)人,生平无可考。著有《读礼记略》。本编名似笔记,实是文集,前面有杂论数篇,其余诸篇多谈居家礼制,而丧礼尤多,大多是用古代礼义衡量当代,与所作《读礼记略

  • 翰香馆法书

    十卷。清刘光飏(生卒年不详)辑。刘光飏,字雨若,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善刻石著称于明清间,《快雪堂法书》、《王刘诗牍》等皆出于其手,尤其是《快雪堂法书》摹刻之精湛,名重艺林,以至被誉为“天画神镂”。此

  • 西昌县志

    不分卷,佚名纂。《西昌县志》清乾隆间修,抄本。此志既不分卷,又无叙跋。其所记选举,断自雍正十二年(1734)。文武仕宦,亦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止。则其似撰自乾隆或嘉庆间重修通志时。此志虽简略,然

  • 禹贡谱

    二卷。王澍(1668-1739)撰。澍字篛林,又作若林、若霖,号虚舟,自署二泉寓客。金坛(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仕纂修官。历官给事中,累迁吏部员外郎

  • 汉唐通鉴品藻

    三十卷,明戴璟撰。作者生平及著述见于《群史品藻》条。《汉唐通鉴品藻》在《明史·艺文志》中有著录,该书系戴璟所作《读史品藻》的坊本改易了名字,涉及史事上起周威烈王,下迄后周世宗柴荣,与《通鉴》的首尾相应

  • 畿辅通志

    ①四十六卷。清于成龙修,郭惇纂。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离石)人。顺治十八年(1661)由副榜贡生授罗城知县。康熙十七年(1678)官福建按察使。十九年晋直隶巡抚,旋

  • 元音遗响

    十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为张达、刘绍诗。三人都是元朝遗民,很少在书中见到有关他们的诗与人的资料,故其爵里、仕履均不详。从本书考知:胡布字子申,张达字秀充,刘绍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