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本尚书孔氏传汇校

古本尚书孔氏传汇校

不分卷。清王国维(1877——1927年)撰。王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清秀才出身,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老自居,曾任清华研究院教授。王国维学识渊博,对哲学、文学(特别是小说和戏曲)、古史、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对近现代学术研究影响很大。王国维生平著述共有六十二种,主要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自从六朝以后,伪《古文尚书》孔传之通行本,是隶古定本,也就是依古文而改作今隶的本子。康玄宗天宝三年,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尚书》为唐代之通行文字,于是民间就都通行改字本,只有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尚书音义》还保留了一些隶古定本的遗迹。然而,到了北宋开宝五年,由于陆德明所解与唐玄宗时所校定的本子有所不同,就令陈鄂删定之,别为今本《音义》,于是隶古定之痕然已荡然无存。所幸在日本和敦煌发现了一些唐代的隶古定真本,由此人们也可以了解到梅赜本《尚书》的一些情况了。但今存隶古定《尚书》真本皆为残卷,又分别收藏于不同的地点,不利于人们进行研究,因此,王国维汇校古本《尚书》,实乃大功一件。王氏此书共收隶古定古写本七种:一、日本古写本《禹贡》残卷,今藏日本东大寺;二、《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残卷,敦煌唐写本,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日本古写本《盘庚》、《说命》、《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残卷,日本东大寺藏;四、日本古写本《泰誓》、《牧誓》、《武成》残卷,日本神田氏藏;五、日本古写本《洪范》、《旅獒》、《金縢》、《大诰》、《微子之命》残卷,上虞罗氏藏;六、《顾命》残卷,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唐写本;七、日本古写本《毕命》、《君牙》、《冏命》、《吕刑》残卷,日本东大寺藏。此书为王国维亲手校写,补正了不少日本东大寺本的伪、夺。只是现尚存《洛诰》、《大禹谟》、《泰誓》诸卷古写本今藏英国,王国维校此书未能采用。此外,陆德明《经典释文·尚书音义》真本残卷现今藏于法国巴黎,吉石庵丛书有影印本,亦可以因之考察隶古定的一些情况,这是此书所应完备者。本书为稿本。

猜你喜欢

  • 永嘉八面锋

    十三卷。不著撰人名氏。卷末有明宏治癸亥都穆跋,谓宋时常有刻刊,永嘉先生所作。又考当时陈傅良、叶适都称作永嘉先生。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但《宋史·陈傅良本传》所载,

  • 河间献王书

    一卷。汉刘德撰,清马国翰辑。刘德字君道,景德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汉书·艺文志》儒家,有河间献王对上下三雍官三篇。后汉张纯尝拟《河间古辟雍记》,奏之。其书《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并不著录

  • 四音定切

    四卷。清刘熙载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说文双声”。卷首刘氏自序云客有问以切字之法,辨开齐合撮之四呼,因撰作此书以答之。此编首为图说,综论拼切之法,阐述四呼开齐合撮之异。正文四卷为“韵释”,广列图表并附以

  • 周易本义附录纂疏

    十五卷。元胡一桂(1247-?)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景定五年(1264年),领乡荐,试礼部不第,遂退居教授乡里以终。事迹具《元史本传》。胡一桂的父亲胡方平,从沈贵宝,董

  • 二程全书

    见《河南程氏全书》。

  • 订伪杂录

    十卷。清胡鸣玉(生卒年不详)撰。胡鸣玉字廷佩,号吟鸥,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人。岁贡生,乾隆荐举博学鸿词。《订伪杂录》一书皆为考订音韵文字之文,大都采集诸家之说,参以己意。如“神女赋”一条,考订玉字王

  • 书传通释

    六卷。明彭勖撰。其生卒年不详,永乐、正统间在世。勖字祖期,又字子期,号昚庵。吉安永丰(今属江西省)人。永乐十三年(1415)举进士,授南雄、建宁二府教授。正统元年(1436)擢为御史,督南畿学政。后改

  • 周易补注

    四十一卷。清末段复昌撰。段复昌字烰,衡阳人。此书欲广辑古注,补前人所未及。除古易注疏外,凡史汉及子书中有释《易》之处,全部收入,其份量较李鼎祚《周易集解》滋多。又所辑易注,以汉魏六朝诸儒之理数和易象为

  • 尚书纪疑

    四卷。清黄冕撰。黄冕字服周,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黄冕对于《尚书》,不论今、古文,皆认为有错简、脱简,便随意拼凑补缀,比之南宋王柏更为狂妄。只是黄冕不认为《古文尚书》是伪书。根据《朱子语类》,黄冕说

  • 汇雅

    二十卷,《续编》二十八卷。明张萱撰。张萱字孟奇,博罗(今广东博罗县)人。万历壬午(1582年)举人,由中书舍人官至户部郎中。好学博识,工书画,精训诂。尚著《疑耀》等书。是书每篇皆首列《尔雅》,次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