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尚书行述
一卷。附一卷。清史丙荣等撰。丙荣字桂材,江苏江都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官至亳州知州。此书记其父史致俨事迹。致俨字容庄,号望之,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书中所述大率赞誉致俨清介持身,勤慎奉职,后附有其子史炳荣传。此书刊于光绪年间。
一卷。附一卷。清史丙荣等撰。丙荣字桂材,江苏江都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官至亳州知州。此书记其父史致俨事迹。致俨字容庄,号望之,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书中所述大率赞誉致俨清介持身,勤慎奉职,后附有其子史炳荣传。此书刊于光绪年间。
① 二卷(广仓学宭丛书本)。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早年研究西方哲学,后又攻治经史,潜心古文字研究,故能集
见《针灸甲乙经》。
不分卷。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闽人祝时泰游于杭州,与其友结诗社在西湖之上。其时会吟者有“紫阳社”、“湖心社”、“玉岭社”、“飞来社”、“月岩社”、“南屏社”、“紫云社”、“洞霄社”等八社。八社分
七卷。清朱右曾撰。右曾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除本书外,右曾还有《周书集训校释》十卷、《汲冢纪年存真》二卷。在右曾之前,宋王应麟曾撰《诗地理考》六卷。王氏之作全录东汉郑玄《诗谱》,又旁采《尔雅》
十三卷。清王钺(详见《粤游日记》)撰。此书为其《世德堂遗书》之第五种,取黎靖德所编《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摘其理气、鬼神、性理、论学四门,余皆不取。四门之外,又各存大略,间附己说,如朱熹谓“理气本无先
一卷。清邱嘉穗撰。嘉穗字实亭,上杭(今福建上杭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至善县知县。此书大旨谓《大学》“格致”一传,本来没有阙佚,不过是出现了错简而已。因此,不仅朱熹所补为误
十卷。唐陆淳(详见《春秋集传纂例》)撰。此书是陆淳转述啖助、赵匡两家攻驳三传之论的书。《纂例》一书,啖助排比科条,阐明笔削之旨,其攻击三传之论,只总举其大意。而此书则列举未入《纂例》之三传文,条列其失
三十七卷。清孙默编。孙默,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王士祯《居易录》载“孙布衣默,居广陵,贫而好客,四方名士至者,必徒步访之。”其人生卒年均无考。本书录清初词人共十五家,有吴梅村《梅村词》二卷、梁清标《棠
六卷。明徐懋升(生卒年不详)撰。徐懋升,字玄举,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徐懋升因田艺衡所作之《留青日札》,颇为驳杂,于是对其进行删节,去其繁芜,仅存六卷,因名之曰《留留青》。书前有乔时敏所著的《田子艺
不分卷。清刘永锡撰。清刘永锡,字我彭,号竹村,宁海人。乾隆举人。阅历河干二十余年。此篇则其经验及见闻所集。清钞本。不分卷,分为十门:二难、四要、三急、五备、六宜、五忌、四慎、二禁、四约、三信。此编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