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吟风阁杂剧

吟风阁杂剧

四卷。清杨潮观(1710-1988)撰。杨潮观,字宏度,号笠湖,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先后任山西、四川等地县令。他为官关心民生疾苦,政声卓著,颇有清名。奉调泸州县令时已年迈,初本不想赴任,因念泸州时值灾荒,乃毅然前往。在泸州不满百日,活六十余万人。杨潮观精通音律,善词曲。在四川邛州任知州时,于卓文君旧居遗址筑吟风阁,公余与友人咏歌其中。他著有《周礼指掌》、《左鉴》、《易象举隅》、《吟风阁诗抄》、《吟风阁词稿》等,均已散佚。《吟风阁杂剧》收所作杂剧32种。其剧作皆取材于古事,而有所寄托,意在借古喻今。他重视戏曲的讽谕劝惩作用,长于政治、道德主题,对于官场积弊、民间疾苦多有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具有一种高标脱俗的品格,表达了对于贤明政治和清廉节操的向往。如《穷阮籍醉骂财神》、《东莱郡暮夜却金》、《寇莱公思亲罢宴》、《汲长孺矫诏发仓》,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吟风阁杂剧》形式短小,每种仅一折,类似今日之独幕剧,剧前缀以小序,点明主旨。多数作品皆托旨遥深。曲文跌宕爽朗,宾白诙谐酣畅,有较高的艺术性。《吟风阁杂剧》有乾隆二十九年(1764)杨氏恰好处刻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年整理本删去《感天后神女露筋》和《诸葛亮夜祭泸江》两篇。

猜你喜欢

  • 听潮居存业

    十卷。清原良(生卒年不详)撰。原良字鸣喜,乐安(今属山西省)人。顺治间贡生,官宁都县训道。是编共十卷,每卷分立四字标题。卷一《明宗正学》,上部多讲学之语,下部杂论经义。如称孔子学问源于契、成汤、武丁,

  • 太素脉

    见《太素脉秘诀》。

  • 四书注说参证

    七卷。清胡清焣撰。胡清焣字思平,安徽绩溪(今安徽绩溪)人,胡秉虔的祖父。是书首有清焣自序,言其“极尊信朱子,然意有所见,或与朱子不同,不欲锢没,故为参证以质之”。书成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书中有

  • 称谓考辨

    一卷。清周象明撰。周象明(1634-1691)字韦庵,号悬著,太仓(今属江苏)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不仕,授徒以终。尚著《七经同异考》、《性理发微》、《事迹考辨》。是编辑录称谓之辞,一一考证

  • 真志堂诗集

    五卷。清仝轨撰。仝轨字本同,清郏(今河南郏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举人。天资聪颖,学识渊博,对诗文功力尤深。晚年精研洛闽之学,从学者日增,称谓平山先生。著有《真志堂诗集》。此集凡五卷,卷一为五言古诗八

  • 魏书札记

    李慈铭(1830-1895)撰。李慈铭,字炁伯,号莼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文学家。光绪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性狂傲,不避权要,通经史百家、工诗及骈文,著有《越缦堂日记》、《白华绛跗阁诗集》、

  • 清赏录

    十二卷。明张翼、包衡同撰。二者生卒年俱不详。张翼,字二星,余杭(今浙江省余杭县)人。包衡,字彦平,秀水(今浙江省秀水县)人。二人皆失意于科场,于是乃弃去制义,共同购阅古书,从中采摭隽语僻事,积而成帙。

  • 东坡年谱

    一卷。宋王宗稷撰。是为苏轼的首部年谱。王宗稷字伯言,五羊(今地不明)人。生卒年不详。自称绍兴十年(1140)随外祖守黄州(今湖北黄冈),到郡后首访东坡先生遗迹,思诸家诗文皆有年谱,独此尚阙,故作是谱。

  • 逸孟子

    ①一卷。清李调元(1734-1820)辑。调元字羹堂,号雨村,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进士,官至直隶通水道。调元博学多文,藏书极富,凡经史百家,稗官杂说,都有撰述。又辑刊《函海》,至数百种。此书一卷

  • 净土圣贤录

    九卷。清代居士、学者彭际清,一名彭绍升撰。彭际清生平事迹详见《居士传》辞条。际清乃是“素服儒风,兼修净行”的学者。约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以前,他的侄儿希涑初发愿成际清想编成有关吴修持净土者事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