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本意

周易本意

五卷。清何志高撰。何志高字西夏,四川夔州万县人。曾闭门著书数十年。所著总名为《西夏经义》,本书即其中一种。其书依古易次序,经与传分列,只有《彖传》、《象传》合为《彖象上》、《彖象下》,其余皆同古本。卷首载《易经图说》,共有图十幅,为易象本图、命象表、大衍数、筮策象数、十二经卦应辰、八卦居方、周易上篇卦序、周易下篇卦序、河图、洛书。说十篇,为立象说、命象说、爻例说、筮占说、应辰说、居方说、序卦说、河图说、洛书说、易义说。此书释经以程朱为宗,兼采李光地、杨万里之说,推明义理,兼引史事,议论平实,引据切当。有光绪年间刻本。

猜你喜欢

  • 观化集

    一卷。明朱约佶(生卒年不详)撰。朱约佶,号云仙,又号弄丸山人,靖江王朱守谦之后裔,居于广西。撰有《观化集》一卷。书中所载之诗,都是论述内丹之旨。篇首有三图,也是内养之法。原序称朱约佶得僧古光之传,所以

  • 李古余事略

    一卷。清李遂贤、李齐贤合著。遂贤、齐贤皆清末叶江苏上元人。该书记其父李滨生平事迹。李滨字古余,纳资官至浙江通判。晚年做曲阜经学会讲师,卒年六十二。李滨治学颇勤,工书画刻印,著述甚多。行世者有《中兴别纪

  • 易会

    八卷。明邹德溥撰。德溥字汝光,江西安福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事迹附见《明史·儒林传》其祖父邹守益传。该书用注疏本,其说多主义理,也兼言象。《系辞》以下解释甚略。《自序》说“就

  • 海山仙馆藏真帖

    三十二卷。清潘仕成辑。潘仁成刻成《海山仙馆摹古帖》之后,又以所收墨迹刻成此《海山仙馆藏真帖》。初集、续集各十六卷。晋代书迹有王献之《舍同帖》、张茂先《神物出世帖》。《舍内帖》曾刻于《淳化阁贴》,所以唐

  • 金石图

    二卷。清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褚峻,牛运震,详见《金石经眼录》条。褚峻初刻《金石经眼录》(即此书上卷)时,未载后汉永和二年(137)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后与牛运震重编补入。因此碑发现较晚,又远在玉门关

  • 读晏子春秋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撰。陶氏此书是他读诸子札记的第七种,其中颇有可供参证的地方。如《晏子春秋》原文中“请使之示乎”句,“乎”当为“子”之误;“寡人一乐之”句,“一”当为“美”之误;“其不为穴者”句,“穴”之

  • 仓颉篇

    二卷。近人龙璋辑。《说文解字叙》云:七国之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初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

  • 荆川集

    十三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今属江苏省)人。顺之素有异禀,稍长,洽贯群籍。嘉靖八年(1529年)举进士第一。曾督领兵船在崇明抵御倭寇,以功升右佥都御史,代

  • 憺园集

    三十八卷。清徐乾学(1631-1694)撰。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江苏昆山人。康熙九年(1670)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编修,累官至刑部侍郎。徐乾学为顾炎武之甥,阎若璩等人也多客居其家,师友渊源,加上家

  • 养疴漫笔

    一卷。宋赵溍撰。生卒年不详。赵溍字元晋,号冰壶,衡山(今湖南衡山)人。曾知建宁府。此书杂记宋时琐事轶闻,书后附医方数条,多拾采他书而成,有些条目,亦间注出处。篇幅极少,恐非原书,《四库全书》从编修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