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程朱传义折衷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

三十三卷。元赵采撰。赵采字德亮,号隆斋,潼川(今四川三合)人。生平不详,其书作于暮年。前有赵采《自序》,称孔子殁后,论易者各据己见,泥象数者流于诡怪,说义理者沦于空寂。至宋邵雍,推明伏羲、文王之卦画,而象数之学著;程子推衍孔子之意,而卦画之理明;朱熹作《本义》,厘正上下经十翼,而还其旧作,《启蒙》本邵雍之说而发先天。“故愚以为今时学者之读《易》,当由邵、程、朱三先生之说溯而上之,以会羲文周孔之心,庶几可与言易矣。然邵子无《易》解,其说仅见于《观物篇》。故愚是集,以程朱传义为主。”其书用注疏本,节录程子《易传》、朱子《本义》之说,益以语录诸书,列之于前,然后附以己见,即所谓折衷。程子《易传》不及《系辞》以下,所以赵采所注,也仅上下《经》。此书虽以程朱为宗,“间亦窃取先儒象数变互,以资发明”(自序),四库馆臣以为“尚颇存古义,非暖暖姝姝守一先生之言也。”但赵氏《易》说,影响不广,《宋元学案》竟无半字及之。顾炎武《日知录》批评胡广《周易大全》割裂《本义》以入程《传》,不知赵采及宋董楷之书尚在胡广之先。此书没有刻本传世,《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云振绮堂有精抄本,天一阁藏清陈氏运甓斋抄本,有陈劢跋。四库著录系吴玉墀家抄本,又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猜你喜欢

  • 公余闲咏诗草

    不分卷。清张玉堂撰。张玉堂号翰生,归善(今广东惠阳)人。生卒年均不详。少习举业,应文童试屡试屡拔前茅。精八法,能拳书指书。曾书“海镜”二个大字,勒于澳门妈阁海岛,雄伟壮观。又书有“墨缘”二字,首称翰墨

  • 张果阴符经注

    见《黄帝阴符经注》。

  • 读淮南内篇札记

    二卷。清陶鸿庆(1859-1918)撰。此为鸿庆《读诸子札记》之第四种。鸿庆校《淮南子》,参考了王念孙《淮南内篇杂志》、俞樾《淮南内篇平议》等书,共校订一百七十六条,如在《俶真训》篇中,有始者一节,引

  • 残本诸儒奥论策学统宗

    二十卷。元谭金孙编。谭金孙,字叔金,号存理,自称古云人。不知古云为何地。是编杂选宋人议论之文,分类编辑,以备程试之用。凡后集八卷、续集七卷、别集五卷,而阙其前集。盖不完之本。原本又以陈绎曾《文筌》、石

  • 济美录

    四卷。明郑烛(生卒不详)撰。郑烛,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所编《济美录》成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当为嘉靖前后人。《济美录》之“济美”取成人之美之意,歌颂美德而已。郑烛之祖有元歙县令

  • 教坊记

    一卷。唐崔令钦撰。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据《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六载:崔令钦,开元时官著作佐郎,历左金吾卫、仓曹参军。肃宗朝,迁仓部郎中。唐开元、大宝年间,俗乐十分繁荣,教坊即朝廷设置的专管歌舞、伎

  • 杨忠烈传

    一卷。清赵吉士撰。吉士字凡夫,山东掖县人。著有《寄园寄所寄》等书。此书为明杨涟传记。杨涟字文儒,号大洪,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天启间因上书弹劾魏忠贤,被诬陷死于狱中。此书于

  • 思诒堂稿

    十三卷。清金衍宗(生卒年不详)撰。金衍宗,字岱峰,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志在通经,不屑为举子业。年十七岁时作《银河篇》,芸台学使奇其才。后专以十三经注疏为主。曾以孝廉得县令,政绩不佳,后两任临安校官。

  • 新校晋书地理志

    一卷。清方恺撰。方恺,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是书考证《晋书地理志》,指出其中许多谬误舛错,又根据沈约《州郡志》、魏收《地形志》、郦道元《水经注》,以及杜预、张华、京相璠、皇甫谧、刘逵等人著述辨驳校证,

  • 汉晋石刻墨影

    一卷。清罗振玉撰。罗振玉,详见《殷墟书契》条。著录古石刻文字而以双钩法保存原形的,始自黄易《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其后叶志诜、徐渭仁、张德容等人的著录,不但钩勒不清,且粗工拙刻,笔意尽失。赵之谦、杨守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