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卷。清墨庄(其生平不详)辑。是书与吕忱《字林》无涉。又名《字林经策萃华》或《彬雅》,似是为读经而编的字汇。其分卷悉以偏旁字画多少为次,每字之下,搜集各经笺传及《说文》以注之。其凡例云:“凡笺传注《说
十二卷。清胡斐才撰。斐才字蓉芝,福建龙冈人。是书卷首有斐才自序,称“自《朱子或问》、《朱子语类》证以诸儒之说,于本文有字义未详者,特为阐发,集注中有未训口气者,复畅其词,参互考订,而断以己意,繁不致滥
二十七卷。宋詹光大(生卒年不详)撰。此书是一部乡塾之作,为考试之用。有蔡公亮所作的序,称赞此书凡一千五百余门,字字编珠,联联合璧。世间无书则已,有则必见于此书。无对则已,有则必萃于其类。经史之格言、文
十卷。旧题铁山先生陈则通撰。陈则通生平不详。此书分四门综论《春秋》大旨,所侵伐、朝聘、盟会、杂例。每门中又依类划分其事,称为“例。”如侵伐门下有王臣会伐、齐晋楚伐郑、晋楚争陈等十五例,每例之后则为论,
十六卷。题“古吴墨浪子搜辑”,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无考。书约在清康熙年间问世,短篇小说集,全名为《西湖佳话古今遗迹》。搜集自晋至明与西湖有关的名人轶事,加工整理成小说。卷一《葛岭仙迹》叙晋葛洪成仙事
四十卷。清乾隆时官修。亦称《通鉴纲目三编》。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奉敕采集时代事迹加以编纂。以续朱熹《通鉴纲目》和商辂《朱元通鉴纲目》(一名《通鉴纲目续编》)。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成书二十卷进呈,高
四十卷。清张坊修,胡元琢、徐储纂。张坊字湘帆,湖南湘潭县人。出身拔贡,乾隆年间知天镇县,十九年(1754)调任曲沃县知县。在曲沃期间,此邑有两驿,官疲民困,坊请于上官,分还蒙城驿于太平史村,民困始苏。
①五卷。隋陆法言撰。陆法言(562-?)名词,一作慈,字法言,以字行。魏郡临漳(今河北临漳县)人。开皇中为承奉郎,因其父得罪朝廷,坐罪除名。曾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人讨论音韵,评议古今是非、南北通塞,
三卷。清谢振定(1753-1809)撰。谢振定字一之,号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御史。因巡视东城,焚烧和珅宠奴所乘之车,人称“烧车御史”。后升为礼部员外郎,因劳瘁卒。谢振定少有才,尚气节,
一卷。清孟先颖撰。生卒年不详。山西太谷县(今山西省太原盆地东南部)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曾任刑部主事、福建司行走(见癸巳夏季缙绅)。书的前面有韩克均作的序,接着是先颖自序。序的大义是:韩子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