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程庭鹭(1797-?)撰。程庭鹭,字序伯,号蘅芗,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诸生。工诗文及篆刻。卷首为程序伯先生遗著目次:《以恬养智斋诗初集》四卷、《以恬养智斋诗二集》十六卷、《以恬养智斋集外诗
二十卷。原题湘素主人编。著者生长于虞阳,喜闻虞事,尤多改虞人著述。自兵燹以来,旧著散失,则访故家,求市肆,二十年积累数十种,以善本考订,又数十年来,裒然成帙。其时邑人适有修志之役,乡里父老,相与校理旧
一百二十卷。宋陆唐老编。唐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淳熙中进士第一,故此书亦称《陆状元通鉴》。书中内容皆于《资治通鉴》内抄其可备科举策论之用者,间有音注。然浅陋颇甚,亦寥寥不详。首有总例言其大旨,学者
无卷数。晋干宝(生卒年不详)撰,清王谟辑佚。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官至散骑常侍。干氏为学勤勉,除此书外,尚著有《晋纪》、《周易注》、《春秋左氏义外传》、《搜神记》等书。《隋书·经籍志》载干
六卷。清汪基撰。汪基,号敬堂,安徽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徽州府志·艺文书籍》载汪基有《三礼约编》,此书即其一。书凡六卷,以五官及《考工记》各为一卷。每卷之首,先列官目,并注明职掌及删节情况,如《太宰
一卷。东汉服虔撰。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后改虔。河南荥阳(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人。少入太学,后举孝廉,官尚书郎、高平令。灵帝中平末,拜九江太守。死于战乱。治古文经学,有雅才。著《春秋左传解谊》、
十卷。清宋翔凤(1776-1860)辑。宋翔凤字于庭,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一生辑著颇丰,合为《浮溪精舍丛书》。《隋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郑玄注。《论语郑注》梁、陈时与何氏并立于学官,但郑学
五卷。《汉诗评》五卷。清李因笃(1631-?)撰。李因笃字子德,又字天生,富平(今属陕西)人。明诸生。见天下大乱,走塞上访求奇士,与之报国,无应者。归而闭户读书,博闻强记。于经学方面造诣颇深。康熙间荐
十一卷。清廖平(详见《四益易说》)撰。廖平是清末的经学大师,一生经学主张凡六变。在光绪十年(1884)前后,著《穀梁春秋内外编》共三十七种、五十卷。其中内编书一种,即《穀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十一卷;外编
八十四卷。明谢铎(1435-1510)撰。谢铎,字呜治,号方石,太平(今浙江温岭)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累官至礼部右侍郎、管祭酒事。著有《桃溪净稿》、《赤城论谏录》。此稿凡八十四卷。诗四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