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唱经堂释小雅

唱经堂释小雅

不分卷。金人瑞(1608-1661)撰。金人瑞,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更名人瑞,又改名喟,字圣叹,后以字行世。一说本姓张。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明诸生。倜傥不群,狂放有奇气,以读书著述为务。顺治十八年,上揭帖请逐吴县酷吏知县任维初,与诸生百余人哭于文庙,遂以偶乱罪被杀。人瑞少有才名,工诗文,文笔隽秀,尤喜批书。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往往由此及彼,借题发挥,其社会观人生观灼然可见。而评点之最有价值处在于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多独到精彩。另有《唱经堂才子书汇稿》、《沉吟楼诗选》等传世。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金圣叹全集》,是搜罗较完备较有实用价值的排印本。是书虽名为《释小雅》,其实所释仅《鹿鸣》、《四牡》、《斯干》、《无羊》、《采绿》、《黍苗》、《隰桑》等七篇,也许草创未完。然其所论,实承公安、竞陵之风,不甚训诂章句,惟以一已之性灵,一味欣赏,细心体玩,以说乐府、五七言诗之法,其治经大异前人。如所释《隰桑》之诗云:此诗“前三章极为说乐,却说不出。至第四章极力不肯说爱,却说得尽情。乐府‘思公子兮未敢言’,是从此变化出。又‘心悦君兮君不知’,亦从此变化出。”虽不免恍惚无着,然其说诗论诗,以体会诗人之旨为要,不失为一治《诗》之良法。有《圣叹秘书七种》本,《风雨楼丛书》本,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金圣叹全集》本为最新版本。

猜你喜欢

  • 五经读法

    不分卷。亦作一卷。清徐与乔(生卒年不详)撰。与乔字退山,江苏昆山人。此书探讨《五经》读法,均采别家旧说,全无作者创意。于明人中采郝京山的观点最多,其余象倪鸿宝、焦弱侯、张西农、朱康流、张元岵、程去华、

  • 栘晴堂书课

    十卷。清曹秀先(1708-1784)书。曹秀先,字冰持(一字芝田),号地山(一号恒所),江西新建(今属江西)人。乾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恪。其书法高古,石刻碑版甚多。此外,著有《赐书堂集》。该

  • 绿水新编

    三卷。明莫叔明撰。叔明,明末叶人,生卒年事迹均不详。字公远,江苏吴县人。该编各卷题有广平安谦校正字样,包括古今体诗,前有知吴县事广平安谦作的序文。序中认为叔明近体诗仿温庭筠、韦应物;歌行效贾岛、孟郊。

  • 韵藻述

    五卷。明杨慎辑,清福申校定。杨慎事迹见“俗言”。杨氏编有《韵藻》一编,搜辑辞藻以韵编之。清长白福申为之补正,另编成册,名《韵藻述》。凡原本误入他韵者,则移入应隶之韵,如云逄等由三江移入一东;有不当收者

  • 宋景濂未刻集

    二卷。明宋濂(1310-1381)撰。宋濂集重刻于嘉靖中,行世甚久。此本乃清顺治十二年(1655)宋濂裔孙实颖得文征明家所藏旧稿以示金坛蒋超,超择其中今本未载者得三十八篇,编为此集,以补其遗。并以韩叔

  • 弇州史料

    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十卷。王世贞撰,董复表编。王世贞(1526-154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屡迁员外郎、郎中、

  • 道德经考异

    二卷。清毕沅(详见《夏小正考注》)撰。据毕沅自序所述,所见《老子》注家,不下百余本,其佳者有数十本。唯唐代傅奕注本多与古本相近,所以就傅奕本互相参照、校注,间有不合于古本的,就采众说以定所从。《道德经

  • 钓鱼船

    二卷。清张大复(约1653年前后在世)撰。张大复,字星期,一字心其,号寒山子,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大复居寒山寺,不事生产,而颇知音律、释典,喜好填词。其所作传奇有三十五种之多。其中较著名的有:《

  • 何邵公孝经义

    一卷。汉何休注,清黄朝槐辑。何休(129-182),字邵公,任城樊县(今山东济宁东北)人,东汉今文学大师。最精《公羊传》,著述有《春秋公羊解诂》、《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今存辑本),

  • 军器则例

    二十四卷。清董诰(?-1818)等奉敕修。董诰,礼部尚书董邦达之子。清大臣,乾隆十八年(1753)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是书于嘉庆十九年(1814)告成,其卷一、卷二为条例,卷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