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改错

四书改错

二十二卷。清毛奇龄(详见《四书正事括略》)撰。题云《改错》,系改朱子之错。朱子作《四书章句集注》,自谓铢两悉称,经数百年无微词。但朱注详义理而略名物,义理也不能说无谬误。毛奇龄治经专主攻朱。是书更深文周纳,杂以谩骂。卷首有唐彪序。是书系奇龄晚年整理而成,自人错至贬抑圣门错,共分三十二门,计四百五十条,合二十二卷,末卷附录,则借时人问答申其未畅之说。奇龄有辩才,但对于学问不免隔膜,于典礼也时有疏舛。因而戴大昌作《驳四书改错》,所驳各条约占全书一半,然义可两通者,又约占所驳各条之半。至于其未驳各条,均精凿,实能纠正朱注,昌明经义,不可以瑕废瑜。此本系嘉庆十六年翻刊,有金孝柏跋,毛氏初刻已不存。

猜你喜欢

  • 澄迈县志

    十卷。清高魁标纂修。高魁标,直隶河间府沧州(今河北沧州)人,岁贡,康熙三十八年(1699)任澄迈知县。旧志修于明嘉靖间教谕林堪,二修于万历间曾拱璧,三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丁斗柄,此志为四修。

  • 天香楼偶得

    十卷。清虞兆漋(生卒年不详)撰。兆漋字虹升,嘉兴(今属江苏省)人。康熙初年诸生。是书分类编纂,乃虞氏读书随笔撰录之文。共分十部,每部一卷,卷首立二字标题。即《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鸟

  • 笔峰存稿

    五卷。明王凤灵(约1531前后在世)撰。王凤灵,字应时,自号笔峰,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其人官刑曹时,曾疏论宦官张锐、都督钱安大辟之不当赎,及

  • 兵垣四编

    六卷。明闵声辑刻。闵声字襄子,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闵氏所刻书甚为精美,世称“闵板”。据此书后闵映张《跋》称其从父襄子自束发读书以来,即有经世济民之志,仰慕古之侠烈丈夫。后辽东事起,明军屡屡败北,羽书

  • 唐韵四声正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古音声调问题,诸家之说至为纷歧。陈第谓古无四声;顾炎武谓古人四声一贯,又谓入为闰声;江永谓古有四声,但《诗》韵可四声杂用;段玉裁谓古无去声;孔广森谓古无入声;

  • 陆绩易述

    一卷。辑佚书,吴陆绩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籍》中。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官至郁林太守,加偏将军。其事见于《三国志》吴志中,称其注《易》释玄,皆传于世,原书早佚。《隋书·经籍志》称,其《易》注十五

  • 畿辅通志

    ①四十六卷。清于成龙修,郭惇纂。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离石)人。顺治十八年(1661)由副榜贡生授罗城知县。康熙十七年(1678)官福建按察使。十九年晋直隶巡抚,旋

  • 东牟集

    十四卷。宋王洋(约1139前后在世)撰。王洋,字元渤,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宣和六年(1124)进士。绍兴初,累官起居舍人、知制诰、直徽猷阁,历典三郡。韩淲涧泉日记称:“洋在信州城,居有荷

  • 游鹤堂墨薮

    二卷。明周之士撰。周之士字士贵,自号四明居士。齐兴(今地址不详)人。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列周之士于书家传中。但传中只采瞿九思序此书之语,所以周之士生卒年与事迹仍不详。另外此书中称董其昌为恩师,可见其为

  • 沃史

    ①二十六卷。明赵彦复纂修。赵彦复字微生,河南杞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授宝坻知县,三十六年(1608)调任曲沃,任满擢户部主事。在曲沃任知县时,廉敏有治,延邑人阎光重辑沃志。按沃地古为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