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图画见闻志

图画见闻志

六卷。宋郭若虚(生卒年不详)撰。郭若虚,太原(今属山西)人。出身贵戚,熙宁三年,即1071年,官供备库使;熙宁七年又官西京左藏库副使,后曾任辽国贺正旦副使。是书载于马端临之《文献通考》,作《名画见闻志》;而《宋史·艺文志》及郑樵之《通志略》则俱与今同,称《图画见闻志》。盖《文献通考》传写之误。郭若虚之祖、父二世,皆好书画,收藏甚富,且精于鉴别。但后为族人闲取分玩而渐成沦弃,至郭若虚弱年时便流散无几;郭若虚成年后“购寻遗失”,从亲戚处“以他玩交酬”,共得十余卷,皆“传世之宝”,故依所见闻撰此。是编继唐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记录始于唐会昌元年(841年),历五代,通至宋朝熙宁七年(1075年)之间名人艺士、流派本末。《图画见闻志》卷一“叙论”,共收十六篇论文,先叙列自古代至当朝纪评画笔之文字凡三十家,起于南齐高帝之《名画集》及谢赫之《古画品录》,终于黄休复之《总画集》及刘道醇之《本朝画评》(即《宋朝名画评》),后继之以“叙国朝求访”、“论制作楷模”、“论曹吴体法”等十五篇文字,有的无异于专题论著,见解深刻。卷二、卷三、卷四分别收录“纪艺”之上、中、下三部分,其中卷二收唐末二十七人、五代九十一人,凡一百一十八人;卷三与卷四共收录一百六十八人,其中王公大夫十三人,高尚其事而自娱者二人,业于绘画并驰名当代者一百四十六人(实际上是一百五十一人,人物门五十三人,山水门二十四人,花鸟门三十九人,杂画门三十五人)、独工传写者七人。此三卷共收录二百九十一人,既分时代,又分绘画之门类,后列小传,言简而意备。卷五为“故事拾遗”,记唐、朱梁、王蜀画家故事共二十七则。卷六“近事”记宋朝、孟蜀、辽、高丽等朝代与国家的画事三十二则。是书与《历代名画记》相衔接,征引广博,多有创见,足为画史研究之要著。是书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黄尧圃藏宋本前半部,元钞后半部藏汪阆源家,明翻陈道人本,金孝章钞本,《四部丛刊续编》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86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邓白注本。

猜你喜欢

  • 芦川词

    一卷。宋张元干(1091-1170?)撰。张元干生平详见《芦川归来集》辞目。《宋史·艺六志》载其词为二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作一卷。是集为毛晋汲古阁刊本,亦为一卷,收词一百八十七首。有毛晋跋。绍兴八

  • 楚辞新注

    八卷。附《天问校正》一卷。清屈复(1668-?)撰。屈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年号金粟道人,蒲城(今陕西蒲城)人。乾隆初年,不赴征召,以诗文自娱。为人耿直,不拘俗礼,知识广博而扎实,有《玉溪生诗意》、《

  • 识字略

    三卷。清宋宗元撰。宗元字悫庭,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分十部隶字,凡一字数音者,皆就其读音之异而诠释其义。宗元此书盖在辨正文字之音义,书中所辑之字,以兼韵字为主,随韵注明某字某韵某义,并引经史注释为证。

  • 浙西六家词

    十卷。编辑者不详。本书所选为清朱彝尊、李良年、沈皡日、李符、沈岸登、龚翔麟之词。龚翔麟为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其他五人皆嘉兴(今属浙江)人,故称浙西六家。朱彝尊有《江湖载酒集》三卷;李良年有《秋锦山

  • 古穰杂录

    一名《莘野纂闻》,三卷。明李贤(详见《天顺日录》条)撰。此编乃是李贤所著笔记,间亦有议论,尤以述时事者为多。其中多有不满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之语。其谓李时勉自仁宗谴怒之后,不复直言;自王振诬抅以

  • 大明英宗皇帝御制集

    四卷。明朱祁镇(1427-1464)撰。朱祁镇为宣宗长子。公元1435-公元1449年、公元1457-公元1464年在位,建元正统、天顺。英宗出生四个月时,即立为皇太子,九岁即帝位,建元正统。时承永乐

  • 新疆图志

    又名《新疆图志黄册》。一百十六卷,首一卷。清袁大化修,王树楠等纂。袁大化字行南,安徽涡阳县人,宣统二年任新疆巡抚。王树楠详见民国《河北通志稿》。袁大化巡新疆后,乃开局修纂,王树楠总其事,道员王学会集其

  • 残本顾曲斋元人杂剧选

    十六卷。编者不详。此本仅存元、明人杂剧十六种,已非完帙。元杂剧为:马致远一种,曰《青衫泪》;关汉卿二种,曰《金线池》、《绯衣梦》;白仁甫一种,曰《梧桐雨》;尚仲贤一种,曰《柳毅传书》;石君宝一种,曰《

  • 石桐先生诗钞

    一卷。清李怀民(1738-1793)撰。据《石桐先生墓志铭》载:“先生名宪噩,字怀民,号石桐,山东高密人。御史李元直之子,李氏三世以宦绩显赫,而怀民及其两弟皆以诗文著名一时。怀民幼时即喜为诗,其天资敏

  • 麟传统宗

    十三卷。明夏元彬撰。元彬本名彪,字仲弢,德清(今浙江德清)人。该书饾成编,漫无体例。按《春秋》十二公顺序,隐公之前,冠以《国语》十余条,以记周室东迁始末。经文之下,或录《左传》、《国语》,或取《公羊》